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改善音序的9条建议

:金毓镇

稿源:中音网

   原作者Don Muro是一位作曲家、演奏家和电子音乐教育家。这篇文章总结了他经常对学生所作的音序练习提出的9条建议,能使得音序更有效更有音乐性。
    
    其实我们的朋友中不乏老有经验的大侠,别说9条,90条也写得出来,只不过还没写。Don Muro的文章可早就放在因特网上了。现在译出来,只当作"抛砖",也许还可以给菜鸟们当鸟食(译注:大侠(又叫大虾),菜鸟都是当前网络世界的"黑话")。
    
    建议之一)熟悉将要做的音乐,写出乐谱,在录音之前放慢速度练习每一个声部,如果是现有的乐曲,要听一下录音或唱片。测试频率范围,动态范围,音色变化。了解高潮所在,调整音量和声音烘托出高潮。克服键盘的局限,努力模拟各声部乐器的发音,例如录小提琴声部,要奏得像小提琴;录黑管声部,要奏得像黑管。
    
    建议之二)从头到尾为乐谱标上小节数,使编辑和演奏起来更方便。反复部分的小节数也要标清楚,例如前16小节有反复,第1小节同时要标上17,第2小节同时要标上18。
    
    建议之三)用2个以上的音色叠加产生较厚的声音。当前的合成器或音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弹一个键发出2个音色的联合。当然这么做的结果会占用双倍的发音数,例如8个音的和弦此时要占用16个发音数。
    
    建议之四)把音序器的节拍机调整到舒服的速度。如果不能以同样的速度奏完全曲,就选择慢一些的速度录音。例如对120bpm的速度演奏感到困难,可以把节拍机定在80bpm,录完音再把速度调回120。(译注:速度不能差得太多,上例的情况如果把录音速度降到40以下,音乐的逻辑关系就全破坏了,变快以后也不好听。)
    
    建议之五)如果音序器没有Undo功能,在编辑之前一定要作备份。使用"整轨拷贝"这样的命令把将要编辑的音轨复制并静音(mute),一旦编辑失败,可以用备份轨来恢复。如果编辑成功,要记得删除备份轨。
    
    建议之六)作穿孔(punch-in/out)录音时要在punch-in点之前提早跟着演奏,过了punch-out点之后不要收得太快。避免在乐句的连续性上出现破绽。
    
    建议之七)以相同的力度做穿孔录音是避免破绽的另一要点。要确保新录音的音量与原来录音的音量相同。
    
    建议之八)正确并节约地使用量化。做量化之前应考虑到:音轨量化后很可能变得不自然,缺乏音乐性,要知道如此准确的节奏通常不是音乐演奏的目标。每一轨都量化过的音序将变得机械僵硬,所以要节约的使用。其次一般只对跟随节拍机录音的音乐做量化,没有按照节拍机拍子的录音量化以后将会更乱。
    
    建议之九)弄明白音符力度(Velocity)与MIDI音量(Volume)之间的差别,虽然二者表面上看起来都与声音大小有关。但在许多合成器上,降低音量是单纯把声音变小,而降低力度则同时使声音变暗。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类似的情况:录音的时候,录音师要求小号手轻吹,或是拉低小号音量,虽然都降低了音量,声音却完全不同。小号轻吹的时候产生较少的高次泛音,音色发暗;用力吹的时候产生较多的高次泛音,随着音量的增长音色也更加明亮。其他乐器也有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用音符力度调整个别音符的音量,用MIDI音量调整音轨的总音量,达到与其他音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