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小牵牛花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金茵小学 听海轩 知识能力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小牵牛花》。 二、培养上肢动作的美感,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三、巩固0的学习,并运用其为歌曲伴奏。 人文教育目标:歌唱党的好政策给山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小小牵牛花》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拍,二段体,六声羽调式。歌曲的旋律热烈流畅,节奏紧凑。 ×× ×××| ×× ×0||的节奏不断变化出现,呈现了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加上旋律中的四度、五度、八度音程大跳的应用及大跳后的连续级进,使欢快的情绪起伏有致,生动地表现了农家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歌唱了党的政策给山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二、 综合训练 (一) 是一条带词的发声练习曲,六小节,重点:五度音程的练习,统一母音u的发声位置,然后练唱。 (二) 是听辩练习,通过听辨复习巩固0与0。 (三) 是带0和0的节奏练习。 (四) 是运用0和0为歌曲《小小牵牛花》伴奏,培养学生节奏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发声练习 1=C 2/4
3
咚 呛 咚咚呛,敲起鼓 打起 锣,
30
咚 咚 呛。 演唱要求:在听琴视唱的基础上,掌握五度音程的音准。通过唱“咚”字,加强鼻韵母“ong”的练习,使其声音位置正确。 三、 学唱新歌 1、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2、欣赏歌曲录音。听后回答:这首歌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歌词。 老师按节奏示范朗读第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读第二段。 学生随琴唱歌词,错处老师指导改正,反复练习,速度由慢到快。 4、歌曲处理 再听歌曲录音,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启发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并注意0的运用。 5、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并向学生介绍党的好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 教后小结:歌曲虽然很长,但是唱起来朗朗上口,主要是速度的问题,再加上歌曲是一首带有很浓重的乡村气息的歌曲,歌曲气氛热烈,催人向上,所以这首歌唱起来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活起来。 这首歌是我在梧台讲课时的一堂课,在梧台时这节课讲的很不好,学生的情绪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本来很欢快的音乐结果一点热烈的气氛都没有了。 同时这节课也是我到张店时讲的一节课,这儿的课堂上我就比较放松了,学生的活跃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这两节课中我发现同样是一节课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我想关键问题在我,在梧台时我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学生的气氛就有点低调,所以整节课都显的很傻!而在张店的那节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同学们拍手,点头等动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活了起来。 这是我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感觉,希望这是我的又一个起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小小牵牛花》。 三、学习歌表演 动作说明: 第1小节,第一拍双臂快速举头顶,脚尖踮立起。第二拍脚跟落下,同时双手从上落下,平举两侧。 第2小节,双腿半蹲,双手胸前花状。 第五—八拍,动作同上。 5—8小节,动作同上。 9—10小节,脚原地碎步,双手做吹喇叭状。 10—12小节,动作不变,向左自转一圈。 13—14小节,右弓箭步,双手做吹喇叭动作,头随节拍左右摆动,眼看右前方。 15—16小节,动作相反。 17—20小节脚原地碎步,双手托花状。 先分句教,再连贯起来表演。 巩固练习,采用分组、个别等形式。 四、小结本课表演情况,下课。 教后小结:这节课还是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用意是一样的。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听音练习 听听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再唱一唱。 1、1=C 55 2 | 5 2| 55 63| 2—|55 2 |5 2| 5 32| 1—|| 2、1=C 55 2 |50 20 |55 63 |2 0 |55 2| 50 20 |5 32|1 0|| 三、节奏练习 先分步拍,再合起来拍。
0××|0 ×× |×× ××|×××| 四、学习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伴奏型如下: 响板 0× 0×| 0× ×| 双响筒 ×× ××| ×× ×| 三角铁 0 × | 0 ×| 串铃 × × | × ×| 五、复习歌表演《小小牵牛花》。 六、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下课。 教后小结:对打击乐的学习在这一学期很少,希望在下一学期加强对打击乐的学习。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