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课 小红帽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金茵小学 听海轩 (注:本教案的谱例格式网页辨认有误,请谅解--洪啸音乐教育) 知识能力目标: 一、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换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吐字、咬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二、 通过律动,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欣赏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12 34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选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二、综合训练 (一) 通过识别连线在音乐中的两个作用。听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连线。 (二) 是学习fa之后的听写练习。 (三) 是一条听辨带有休止符节奏的练习。听辨的节奏共有两组,一组是2¤4拍,另一组是3¤4拍。每组3条,节奏要求学生听辨并写出教师拍节奏的顺序。 (四) 提供给学生一组碰钟、双响筒、木鱼、串铃为歌曲《小红帽》伴奏的节奏谱。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D 2∕4 1234|5550|1234|5550| 我的小鸡叽叽叽, 跟着妈妈 做游戏
我爱我的小 鸡 ,叽叽叽叽叽 三.综合训练(一)
四、学唱新歌 1、导入新课。简单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导入课题――《小红帽》。 2、欣赏录音范唱,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曲调流畅、活跃的巴西儿童歌曲,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讲述了小朋友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3、学唱歌谱 老师范唱一遍,之后学生随琴默唱,然后边划拍边随琴唱歌谱。 4、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按节奏朗读歌词。然后跟伴奏声唱歌词,反复几遍。 5、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地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6、 通过分组、个别等形式反复练习。 五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我的小鸡》,同上课。) 三、综合训练(二) 答案如下: 1=c 2/4 35 43 ½35 43 ½ 5 2½2¾ ½½ 24 32 ½24 32 ½31½1¾ ½½ 三、 学习律动 1、复习歌曲《小红帽》。 2、 律动动作说明: 动作一:踏点、动胯 做法:正步站立,双手叉腰,左脚开始做踏点步,同时身体随之左右摆动。 动作二:动胯托帽 做法:脚的动作同一,左手叉腰,有右手托帽,一拍一下,左右动胯。 动作三:动胯挥帽。 动作四:动胯挥手。 1-4小节,左脚开始做动作三,一拍一下,挥帽八次。 5-8小节,动作一,先左后右,做四个踏点步。 9-12小节同1-4小节。 13-16小节同5-8小节。 17-20小节,做动作二,动胯先左后右八次。 21-24小节,动作四,双手挥动,先左后右八次。 学习过程:分句教动作后,在录音伴奏下反复练习。 五 、总结本课学习、纪律情况,下课。
第三课时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听辨节奏练习。(综合训练三) 老师将下面的节奏按顺序拍一次,再变化顺序拍击,请学生填上拍击顺序。 (一)(1)× × ½0 ×½ (2)×× ×½ × ×½ (3)× 0 ½ ×× ×½ (二)(1)× × × ½0 × ×½ (2)×× × 0½×× ×0½ (3)× 0×× ½×0×½ 三、复习歌曲《小红帽》,采取小组、个别等形。 四、欣赏歌曲《铃儿响叮当》 简介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年轻人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上…… 初听,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 第二次欣赏,听录音哼唱歌曲。 第三次欣赏,引导学生按听听想想的第二条,合着×× ××½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上课情况,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