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异乡人刘瑛老师专注闽南音乐课程            【字体:
异乡人刘瑛老师专注闽南音乐课程
作者:刘东航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1

 

异乡人专注闽南音乐课程

  人物名片:刘瑛,女,湖北人。厦门瑞景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员。获市劳模、省劳模称号。刘瑛长期致力于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在传承闽南优秀音乐文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文/图 见习记者 刘东航

  昨日,记者在瑞景小学见到刘瑛老师时,她正在组织返校的学生合唱队员排练。他们将参加省教育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教师节的大型汇演。

  “我们准备的闽南方言歌舞节目,是全省唯一一个小学节目。这也是瑞景小学近10年来参加级别最高的演出。”这说明,刘瑛的闽南音乐课程,得到了充分肯定。

  再过几天,刘瑛就到了退休年龄。她说,能够以一次省级演出结束自己的音乐教学生涯,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为来自湖北的音乐老师,刘瑛根本不懂闽南方言,她采集、开发闽南民间音乐的难度可想而知。她随身带着小本子,像学外语一样注上拼音,不断练习,不断向人请教;后来又用录音机录下大众语言和民间艺术家的歌曲,跟着录音一句句地认真地学……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03年11月,刘瑛开设的《闽南童谣擂台赛》公开课,得到区领导和学校上下的一致肯定。一位同事说,“只有刘瑛这样的‘傻子’才会做出这一番‘傻事’来”。

  “音乐是神奇的,孩子们和音乐交朋友,不仅可以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让他们的成长更为健全。”刘瑛说,这份工作虽然忙碌、艰苦,但也是快乐的。

  最让她感到愧疚的,是将闽南民间音乐编辑成地方乡土教材的时期。当时她的孩子面临高考,她却没有时间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复习,无法忍受的儿子问她:“妈妈,你到底是要家庭,还是要事业?”

  对此,刘瑛只能希望家人能够谅解,“我是个有好多孩子的老师。”最终,儿子如愿考上大学,而她编写完成的教材也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西安高中课改培训音乐老师学吉他,秦腔、眉户、碗碗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