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京剧入粤课堂或遭遇水土不服,样板戏太多不合适? | ||||||
作者:雷燕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4 ![]() |
||||||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编者:我站将继续客观采编各地媒体和各地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京剧的报道。 记者日前获悉,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而广东则是此次京剧走入中小学课堂的试点之一。 作为与岭南文化有着很大差异的京剧,走进广东中小学课堂是否会水土不服?而选定的15首京剧经典绝大部分来自于样板戏又是否合适?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门、专家、老师以及学生。 教育厅:试点学校近期选定 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省教育部门目前已开始着手研究开展试点的相关工作方案。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何志强表示,他们刚刚收到教育部文件,将积极配合教育部做好试点工作。据何志强介绍,按照文件要求,广东将有10所小学和10所初中作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但究竟会选择哪些区域的学校作为试点学校目前还在研究当中。但何志强表示,试点学校近期就将选定,相关的师资培训也将随之展开。 焦点一:学京剧还是学粤剧?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广州市教研室音乐科教研员朱则平认为,将京剧纳入中小学课堂是件好事。他指出,每个国家的音乐教育都包含了民族音乐母语的教育,以此来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他认为,相对于京剧来说,作为岭南文化的精髓之一,广东学生更应学习粤剧。 在广州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李伟成看来,将京剧纳入基础音乐教育中,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举措。与此同时,他认为,对于广东来说,其指导意义更大于实践意义。 广州市越秀区音乐科教研员陈锦莹则认为,京剧作为国粹进入中小学课堂,让学生在艺术方面有所提高挺好的,但如果要在广东中小学中全面推广的话值得斟酌。 小学六年级家长罗先生表示,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让京剧进入课堂,至少让孩子拥有了对这一国粹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广州市第三中学音乐老师黄红倩表示,相对来说广东学生对于京剧接触较少,有必要让他们对这一国粹有所了解,这也有利于青少年对文化的传承。但将京剧曲目纳入课堂教学,学生究竟是否会感兴趣?黄红倩对此则表示担忧。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一学生袁乐萌表示,他周围的大部分同学现在都热爱流行歌曲,对传统戏曲并不感兴趣。 焦点二:样板戏太多不合适? 朱则平认为,样板戏虽然产生于特殊年代,但作为京剧改革的一个顶峰,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很多样板戏的曲目是非常经典的。而且相对于传统曲目来说,样板戏的曲目也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李伟成则认为,样板戏塑造的人物往往都是“高、大、全”,在当代青少年心目中或许会引起争议,但相对于传统曲目来说,样板戏让青少年更容易理解。 “毕竟样板戏作为特殊年代的产物,有很强的时代烙印在里面,不能太多。”黄红倩认为,应该根据中国京剧发展的历史来选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曲目。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初中学生,他们都表示只听说有“样板戏”,但对样板戏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其产生在哪个历史年代。一位初中学生则表示,他更希望老师能多教一些历史剧的曲目。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