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别让美妙音乐磨出耳茧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5 ![]() |
||||||
配图:风信子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使用随身听。随身听包括小型磁带播放机、CD唱机、MP3及i-Pod等电子产品,其用途主要用来听音乐。上述装置通过耳机可以发出超过100分贝的声响。法国“声音之周”协会主席克里斯蒂安·于格奈教授认为,每天沉迷在电子音乐之中,年轻人一方面在享受音乐,另一方面则实际上对自己的耳朵造成了严重听力损害,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法国可能会有约1/5的年轻人出现听力障碍,而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人现在还远没有认识到电子音乐对人耳伤害的严重性。 人耳在歌厅、舞厅、游戏厅和随身听耳机里听到接近100分贝的声音与在宽广地域听到高于100分贝的噪声感觉绝对不一样,密闭狭窄的场合往往使人耳遭到噪声更大的损害。音乐演奏会的音频分贝比值也很高,但由于乐曲总是柔和的升高和降低,所以一般来讲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很多人在音乐会后还是会感到轻微耳鸣,这就是因为强烈的声音多少对人耳造成了一定伤害,乐圣贝多芬由于长时间忍受高分贝音响而最终导致晚年失聪就是很好的证明,而欧美大多数交响乐团的指挥者和演奏者都常配有专用耳塞,要知道,如果在持续90分贝的声音中待上数小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会让人受不了。 现代社会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娱乐设施:随身听、电视、CD、DVD、i-Pod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噪声正在逐步把人类包围,在CD、DVD、i-Pod等电子产品中,音乐作品被最大限度压缩,其输出音乐分贝值可想而知。当然,电子产品的使用将显著提高人耳接受强烈声音的能力,正如经常弹吉他的重金属乐手比一般人更能忍受强度噪声,他们还会经常嫌弃别人的音乐不够高昂对其嗤之以鼻。但耳科专业人员研究已经证明,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人耳听力造成明显影响,而使用高音喇叭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很难准确统计受到电子音乐伤害的年轻人的确切数目,但在法国,这个比例至少应在10%%—20%%之间,此外,还要加上那些耳鸣和听觉过敏症患者。法国耳科门诊记录显示,年轻人中听力受损人数的比例近年来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年轻人,如乐队成员。在法国,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听力受损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伤害,而治疗听力损伤的诊所和专门医院也寥寥无几,在这方面,美、英两国要大大领先于其他国家。 如果一个人老是生活在没有变化的高分贝噪声下,就会感到十分烦躁,而一旦耳朵适应了高分贝的音量,那么轻微的声音就不会再激起耳朵的灵敏反应了,通俗一点讲就是耳朵变聋了。噪声容易让人产生压力和疲惫,因为长时间听到高分贝的声音就像同时面对多个人讲话一样,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儿童的耳朵最为脆弱,也最容易受到噪声损害,而在现代都市社会越来越多的电子媒介声音影像的侵扰下,儿童不再有在自然声条件下健康成长的优良条件,更为糟糕的是,恰恰是儿童对电子媒介发出的声音更感兴趣。 很显然,目前的局势很令人担忧,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们对噪声危害的不了解或者没时间去了解,而不了解则导致人们严重低估了电子噪声对身体的影响。法国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大声呼吁人们注意现代社会中噪声的危害,提醒青少年在使用随声听时应控制其音量和每次连续使用时间。法国“声音之周”协会创办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使得公众在看到电子音乐的丰富多彩特性的同时,也意识到它的严重危害和副作用。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