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别让艺术成为孩子的负担-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合唱节访谈 | ||||||
作者:陆在易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1 ![]() |
||||||
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几天前在厦门闭幕。与第一届少儿合唱节相比,这一届合唱节呈现几个亮点:演唱曲目更加丰富,演唱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表演风格、表现形式更加多元,男声比例有所增加,以小学、中学为演出单位的合唱团涌现出来。 我多次强调,要淡化合唱节的比赛色彩,将合唱节逐渐引导建设成少年儿童相互交流合唱经验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目前我们的一些做法却歪曲了音乐的本意。一些学校和家长,将学习音乐作为孩子升学或者成名的手段,采用一些高压手段,强迫孩子学习。这些孩子在各种考级和比赛的压力下,丝毫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乐趣,相反,音乐对他们来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艺术成了一种“刑罚”。孩子们的歌声是最美的,但如果掺入了太多的压力和功利心,这种自然纯粹的美还会有吗? 不仅音乐教育,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都是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要成为陶冶情操的素质教育,就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如果靠高压式的教学,使学习艺术沦为一种功利性的任务,就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记者 刘阳 整理 人物速写为马国英绘)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