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图文]九旬“超女”和小孩子们PK长沙民谣            【字体:
九旬“超女”和小孩子们PK长沙民谣
作者:邝晶晶张…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6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双双 推荐

90岁高龄的杜学琼奶奶唱了一首又一首长沙童谣

(潇湘晨报记者 张莹 实习生 邝晶晶)“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篓。一提提到大门口,打开大门摘石榴。”昨日下午,长沙市南元宫6号育才小学宿舍区内,90岁高龄的杜学琼奶奶给我们吟唱了一首又一首长沙童谣。老人还参加过2004年“超级女声”的比赛呢,这次她想召集热心读者来一场PK:“比比看谁肚子里的长沙民谣多,谁念的民谣有味。”
  
  老人誊写了四本民谣册子
  
  “民谣是我的最爱。”杜学琼是育才小学的退休教师,她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特别好。
  
  “我想唱就唱,不管什么时候,夜里睡不着时,睡在被窝里也唱。”杜学琼介绍,自己出身读书人家,祖父是清朝翰林,长辈们吟唱的民谣教会她做人。“我还是个扎小辫的小女孩时,姑姑念了一首《摇橹歌》给我听:摇橹摇橹,摇到河边洗手,捉对虾子,送给公公咽酒。二十个字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孝敬长辈。”
  
  还有一首让杜学琼至今难忘的《读书好》:“啪啪嚓,啪啪嚓,穿红裙,骑白马,白马紫金鞍,渠道汇人看,借问谁家子,读书能做官。”长沙方言的味道特别浓郁,还潜移默化地教她好好读书。
  
  “什么鸟全身都是黑?什么鸟身穿四样锦?乌鸦全身都是黑。锦鸡身穿四样锦。”这是巷子里孩子唱的谜语歌。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这是描绘节气变化的……
  
  在杜学琼的书房里,像这样的长沙民谣数不胜数。她捧着四本自己誊写的民谣册子,如数家珍。
  
  想通过PK让更多人喜欢民谣
  
  但杜学琼有时候觉得孤单,儿孙众多,朋友遍布长沙,可是喜欢民谣的人却那么少。“我最小的孙女儿今年10岁,以前我一边唱民谣一边哄她睡觉,现在她只晓得听流行歌曲了……”
  
  重孙子有天放学回家给老人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帮我想一个谜语,老师要检查。”老人顺口就念了一首谜语民谣:“日字落下边,头角顶破天。横腰一条水,可惜不灌田。”重孙子欢喜得直拍巴掌:“这是个‘鲁’字!”杜学琼也高兴不已,民谣传唱了那么多年,到如今还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打小就在长沙生活的杜学琼对这座城市怀有很深厚的感情,希望在有生之年记录和传播一些东西,回报养育她的城市,唱民谣就是她想到的形式。
  
  “如果晨报读者中有人肚子里的民谣比我多,念起来比我的有味道,欢迎大家跟我比赛。”两年前以最大年龄选手身份参加了“超级女声”比赛的杜学琼奶奶面对这一场PK,充满了自信。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广东艺术类高考生明年起须参加省统一术科考试

  • 下一篇文章: 武汉市第八届学校艺术节剪影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