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
|
||||||
上党梆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3 ![]() |
||||||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棗古上党郡地区得名。过去,曾一度称“上党宫调”"。解放后正名为上党梆子。据196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余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黄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罗罗戏和卷戏各数出)。现在存有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共具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现杨家将、岳家军的剧目较多。《闯幽州》、《雁门关》、《三关排宴》等是代表剧性目。《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同志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 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撊褦。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入直出,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著名演员:清末有双禄、群益(西火旦)、老不香等;抗战前有赵清海、段法荣、曹火柱、平福成、冯秃嘴等人;抗战中和解放后驰名的有段二淼、郭金顺、申正泰(银洞)、赵德俊(金圪瘩)、吴婉芝(女)、郝聘之(女)、郝同生等人。 一百多年前,上党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上党梆子一些艺人分别搭班到山东省菏泽附近和河北省邯郸附近演出。后来都曾设账授徒。经过多年的吸收、溶化和发展,形成了两个新的剧种棗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