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但中国当代儿歌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经典儿歌作品断档、儿歌创作者不断流失、灰色儿歌流行……近年来,曾经是中国人童年记忆中必不可少一部分的儿歌正在尴尬中艰难生存。(3月21日人民网) 设立“世界儿歌日”,旨在寓教于乐,充分发展少年儿童的才智个性和身心能力,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和价值的认同。然而,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且不说孩子们不知道有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就是音乐老师也鲜有人知道这个节日。 其实,音乐教育比起书本教育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时期,音乐对人的性格、品行、习惯的形成会产生影响。积极向上的儿歌可以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而不良的儿歌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心智、品德的良性发展。然而现实是,孩子们喜欢的儿歌,特别是经典儿歌并不多;尽管有些儿歌进入了校园,但传唱率并不高。相反,由流行歌曲、古诗词改编的“灰色儿歌”却大行其道,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儿歌纯洁的殿堂。于是,“儿歌断档”,是谁之过? 事实上也是如此。儿歌是孩子们始于摇篮的教育,儿歌是每个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童年记忆中的印记。然而,近十年来,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教材中的儿歌孩子们不喜欢,认为太老套了,新的经典儿歌又很少,以致孩子们没有什么儿歌可以传唱了,“灰色儿歌”不应运而生才怪呢?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儿歌创作的难度大,需要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等特点创作,而这方面的创作人才少,儿歌产量自然少;另一方面儿歌创作待遇低,音乐创作人不喜欢下功夫创作儿歌。因为在音乐市场化过程中,创作音乐出现了“向前看”,而创作儿歌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从流行歌曲上讲,都属于公益性工作,无多大利益可图,难以激发出音乐人的创作激情,经典儿歌自然少。殊不知,儿童音乐关系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的塑造,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这就需要音乐创作者们摆正心态,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沉下心来,多与儿童们交流、沟通,了解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从事儿歌创作。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创作经典儿歌,真正用通俗易记、朗朗上口、健康向上的“新儿歌”,去占领校园学生生活。 毕竟,童年多一首经典儿歌,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