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网络音乐如何走出低俗?好问题! | ||||||
作者:蔡方华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7 | ||||||
本文由洪啸音乐网友 同窗 推荐 不久前,在一场名为“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座谈会上,一批知名的音乐界人士对多首流行的网络歌曲展开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其后,40多位音乐界权威人士又联合签名发出倡议,要推动网络歌曲健康发展,引导网络歌曲“走上正途”。就此,有权威媒体发出了这样的提问:“网络音乐如何走出低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关于网络音乐乃至网络文化发展的好问题。 有网络音乐这回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网络音乐的特点以及它与正统音乐的区别又是什么?顾名思义,网络音乐是指那些由网络草根创作和生产、通过网络途径传播、以网络作为展示场域的音乐作品,它有成本低廉、传播迅速、代谢活跃的特点。从艺术风格上看,网络歌曲旋律简单流畅,歌词通俗易懂,带有十分明显的民间音乐特色。 由于网络音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它的推广只能依靠网民的点击,因此,除非它本身就十分贴近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理,否则就不可能流行开来。因而,俗的个性,既是由网络音乐的“出身”所决定的,又是被它的传播方式所限定的。当然,也不排除人为的因素,有些网络歌手为了“搏出位”,刻意追求低俗或粗俗的效果,在某些时候也确实会吸引大量的注意力。 在了解到网络音乐的这些特点之后,回头看看“网络音乐如何走出低俗”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不同的答案背后,其实都隐含着一种文化策略。 有知名音乐人士提出,要“从源头上”抵制恶俗的网络歌曲,言下之意是要建立一种网络审查和删除机制。但问题在于,恶俗与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艺术问题,一首歌曲是否低俗或恶俗,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比如徐沛东认为《狼爱上羊》空洞低俗,金兆钧的意见则相反;同样被指为恶俗的《老鼠爱大米》,还被某大电视台请上了春节联欢晚会。不难想象,要用非黑即白的简单方式去裁夺艺术争论,甚至用粗糙的法律手段决定某首歌曲的去留,是多么困难的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以正统艺术观念去框定网络草根文化,以严格的审查机制去限制原创性的文化空间,也不利于文化艺术的萌动和发育,甚至会剥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因此,试图以网络审查来抵制恶俗歌曲的做法不仅得不偿失,也根本行不通。 还有一种说法,是要用好的歌曲去“占领”网络阵地。这个做法聪明一点,但也存在困难。首先,与传统的平台不同,网络是一个接近无限量的空间,即使用黄钟大吕“占领”了它的一部分,低俗的郑卫之音仍能找到宽阔的舞台。此外,由于网络音乐的商业机制尚未形成,著作权保护在网络世界仍是难题,由什么人去拿、拿谁的高雅音乐去“占领”网络,同样面临困难。试想,那些大声疾呼的音乐家们,谁能像网络草根歌手一样,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网民们无偿使用和下载呢?又有哪个权威人士愿意放弃高额报酬,专门为网络写音乐? 当然,让网络音乐走出低俗、走向健康和繁荣,也并非不可能。首先是要尝试建立一种好的遴选机制,它包括选择、生产、传播和批评等多个环节。大众传媒和音乐机构应该从良莠不齐的网络歌曲中精心挑选,把那些具备较高品质的歌曲推荐给公众,让优秀的网络歌手浮出水面,而权威人士和批评家们则有责任随时监督这样的过程。这种选优汰劣的机制,有助于引导网络空间的音乐创作。反过来,如果电视广播这样的媒体片面迎合少数人的口味,不遗余力地推广恶俗歌曲,就会起到火上浇油的负面作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传统音乐界的人士能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果这些作品能够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普通人的情感,而不是一味地走向主流、高雅、宏大和枯燥,那么,低俗乃至恶俗的网络歌曲就不会吸引太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流行音乐界确实不够繁荣,好的作品不多,好的生产体制也没有形成,翻来覆去总是那些老面孔和老声音,荧屏上充斥着陈旧的旋律,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景况下,也就难怪人们把耳朵朝向不拘一格、气象生动的网络音乐空间了。 网络音乐确实存在低俗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能只从网络世界去寻找答案,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