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首届中国音乐剧发展高峰论坛”--名家谈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文化传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0 | ||||||
艺术创作: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 目前中国演出市场,音乐剧成为一大热点。与很多的其它演出品种相比,音乐剧演出的场次更多,受观众欢迎程度更大,但是中国原创音乐剧还未产生出大家较为认同的理想剧目。于是,不时有人发出“打造一部真正音乐剧”的声音。 国际上成功的音乐剧,很多是在本土进行多场演出后,才走向国外市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原创音乐剧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内外音乐剧市场,特别是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剧?这是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在“音乐剧的文化品格”发言中的论题之一。他认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正处在开放的行进过程中,中国本身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也会使音乐剧形成多元并存的格局。我们需要自觉的、主动的演艺建设态度,需要青春的、时尚的演艺创新理念,需要丰富的、自由的演艺表达手段,还需要适时的、通世的演艺生产方式。 谈到中国音乐剧的文化品格,于平说,中国音乐剧文化品格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于人为地强调“本土化”。我们要警觉中国歌剧的前车之鉴,不要使艺术成为艺术家的象牙塔艺术,不要使艺术成为艺术家自以为是的启蒙乃至训示大众的艺术;要警觉不要过早地对艺术形态进行自我闭锁的界定,并由此排斥异己;还要警觉不要因为这门艺术是外来样式,而杜绝本土类比样式的合理存在。中国的音乐剧要在拥抱中国当代社会中建设自己的文化品格。 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廖向红认为,中国音乐剧经历了草创阶段后正处在发展时期,尚未进入繁荣期,应重视四个方面:第一,在模仿西方音乐剧进行原创的同时,要重视对民族性的追求,只有音乐剧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才能培养中国观众群落,才能建立中国音乐剧生存的土壤。第二,在重视民族性的同时,要注重现代性的追求,音乐剧的现代性是鲜明地独立于其他戏剧形式的一大个性。现代性不应该简单理解为现代戏,而应该理解为现代意识,包括现代价值观、现代人生观、现代艺术观、现代审美原则、现代艺术语言等诸多方面。第三,在重视音乐剧歌舞的同时,要注重戏剧性的追求,目前中国音乐剧中,歌伴舞、舞伴歌的现象较为常见。第四,要认识到低成本、小制作是发展中国音乐剧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有条件可以制作高投入的音乐剧,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应尽可能地创作低成本、小制作的音乐剧,来对其创作规律进行探索研究。尤其是在中国老百姓还没有为了看音乐剧而不假思索买票的时候,小投入、低票价的音乐剧对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和观众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蝶》的制作人、北京松雷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李盾说,中国需要老百姓喜欢的好听、好看、好玩的音乐剧,而且中国原创音乐剧应该具有区别于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的中国风格。 市场营销:音乐剧市场培育需花大精力 做好音乐剧的市场,无疑要借鉴国内外的运作经验。上海大剧院从2002年开始,每年引进一部国外一线的经典音乐剧,连续演出最少的21场,最多的达到101场。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亲身经历了《悲惨世界》、《狮子王》、《妈妈咪呀》等6部音乐剧在上海的运作过程。他认为,音乐剧成功与否,需由市场来检验。在国外,平均每5部音乐剧有一部能进行长期演出,如果演出票卖不出去,演出时间少于3年,收不回成本,就很难说取得了成功。钱世锦坦言,音乐剧市场的培育没那么容易,依据他们的经验,要花70%的精力去做市场推广。比如营销《狮子王》时,他曾到44个单位去做市场推广。钱世锦还认为,音乐剧的市场培育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部戏能够完成的,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多次提到各种资源相互整合对中国音乐剧进行产业化运作的现实意义。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说,音乐剧是个产业,代表着一套完整的生产模式,中国音乐剧要真正做起来,可采用文化集成的概念。文化集成的概念是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针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马戏城(上海杂技团)三方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投资打造大型舞台剧《ERA——时空之旅》而提出的。该剧截至今年6月28日,已经演满700场,观众总数超过65万人次,而且开发出了一定的衍生产品。张宇说,把资本力量、传媒力量、国内外创作力量和市场营销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网络,可以因势利导地把音乐剧市场做得更快、更大、更好。同时,张宇希望有更多松雷集团那样的企业投资音乐剧,并把他们在其他领域行之有效的投资管理以及运作经验,带到这个行业中来。 李盾认为,中国演出市场一个大的整合时代已经来临。《蝶》就整合了北京松雷文化传播公司的音乐剧创作生产资源、东莞玉兰大剧院的先进设施设备、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艺术院线营销资源,以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平台资源。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胡月明认为,国外音乐剧的产业化模式,大多以版权交易为主,进行多场次的演出,没有几百场、上千场的演出,谈不上产业化运作。例如,出品《妈妈咪呀》的这家英国公司,只拥有这一个剧目,但通过版权交易无限复制,有11个团队在全世界进行演出,一周有超过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已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总收入。他强调,做音乐剧,要解决投资回收问题,如果预先没有设计好产业化运作模式就贸然进行大资本投入,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成熟的。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慕羽说,在市场中打造音乐剧关键是建立健全健康的音乐剧运营生态环境,这需要创演主体、经营主体、监管主体、消费主体的共同努力。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