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校园音乐从来就没有标准 | ||||||
作者:张阿牧 文章来源:新京报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6 | ||||||
“海燕不怕狂风和巨浪,海燕不怕雷鸣和电光,勇往直前青年伙伴们,让暴风雨来得更猖狂。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自由幸福的理想,高歌呐喊,大家来救亡……”这是高晓松的清华大学1939届校友傅国虎先生在校时,将高尔基的诗编成“海燕歌咏团”团歌中的几句,这个自动自发组织的歌咏团,铅印了三十多首爱国救亡歌曲 在6月17日举行的“大学生音乐节校园音乐论坛”上,高晓松批评现在的大学生缺乏音乐修养,并直言以往大学“‘墙高水深’,充满了思想激荡和文化先锋意识,而现在的大学‘墙低水浅’。我不知道高晓松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清华校友们,在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校园民谣“中的风花雪月时,是否有过如高晓松一样的想法。 大学校园到底是‘墙高水深’还是‘墙低水浅’,并不表现于学生们的态度,应是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这跟如今的大学生没有太大关系。高晓松作出的如此论断,只因他当时的大学校园有一个独特的环境。而如今上大学在高投入、无任何就业保障等压力下,再产生类似“校园民谣”风格的歌曲基本不太可能,即便出现也难以引起共鸣。毕竟在大学生们普遍面对生存压力时,风花雪月还是太矫情或奢侈了。而今天的大学生们在毕业后极低的就业环境中,看重成名也并不是什么过错。 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将“校园民谣”拔高到何种地步,与台湾校园民歌运动上李双泽提出“要唱自己的歌”对台湾歌坛近三十年来发展的影响相比,它没有起到“先锋意识”的影响;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学生们那些朴素而热血沸腾的歌曲相比,它也没有唤起更多国人体内的热血。 “校园民谣”的成功,基本上就是在以唯美的词曲和首次引入内地唱片业的“文案策划”等商业运作下的个案,它是与高晓松同时代大学生们的一场关于青春的怀旧。而下一代大学生们,喜欢它的多种原因里,恐怕还包含在嘈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承受的压力,对那一代大学生所处环境的羡慕和向往。 其实,现在的大学生们在受高晓松批评的同时,也完全可以去批评高晓松时期的校园音乐类型太少、配器简陋、题材单一等,这些是如今社会环境下的优势。而那些以“校园民谣”作为标准来批评如今校园音乐的“失落”的人,并没有讲太多道理。关于校园音乐在具体的选拔机制、价值标准、宣传推广等方面,可讨论的问题还很多,能去做的实事也很多。 只有当校园音乐价值成为社会的价值需求,或校园音乐的潮流暗合了社会的潮流,它才可能被社会广泛关注。其他时间里,包括在当下的环境中,校园音乐与唱片市场之间,本来也没有必要、也不会过多地交叠到一起。只要大学生们不感觉自己的音乐生活“失落”,就永远不会失落。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