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余梦园是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平常休息时,她喜欢看电视、上网了解时尚动向,用MP3下载流行音乐,或是和同学们聊些八卦新闻。记者问起她最喜欢的歌曲,她不假思索便哼起“……再美的江山都比不上红颜一笑……怎么想,都是她,红尘反复来去……”这是一首最近网络下载率很高的流行歌曲。她告诉记者“我们同学都很喜欢这首《念奴娇》,歌词改编自一首古词,很有韵味,而且节奏明快,歌手的声音甜得好像吃了糖果一般。”完全一副大人的口吻。
事实上,眼下成人世界的流行音乐、网络歌曲正深深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维、语言乃至行为。孩子们具有较强的从众、好奇心理,别人都说好,都在听,自己也就愿意去听,有时甚至不去在意内容,更别提问为什么喜欢了。14岁的初二学生刘雅典告诉记者,大家都习惯听唱电视、电影或网络上流行的歌曲,要是还去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之类的民谣,大家就会觉得你落伍了。
成人化歌曲在青少年儿童中的盛行反衬的是时下儿歌乐坛的一片凋零。文雅、曲调清新易上口,专为儿童创作的歌曲,不仅数量少,而且即使有,也没有途径被广泛传播。童谣创作该何去何从,记者对国内知名的儿童作家、专家进行了采访。
新媒体时代“童言失语”
就在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台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热播,其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红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这首歌琅琅上口,歌词浅显却感人至深,甚至在20年后,还被孩子们广为传唱。同时期,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歌曲还有《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等。这些伴随着儿童电视、电影播出而广泛传播的歌曲,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而如今的孩子却被网络与电视包围,唱得都是时尚歌曲。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ap流行、网络歌曲兴盛,儿歌创作却陷入低迷,整个儿歌创作可以说进入一个“童言失语”的时代。“大人不恰当的管束,学业的负担,迷恋视听,脱离阅读文本,早将孩子们内心拙朴真切、无拘无束的童言压抑下去了。吵闹的网络歌曲,闪烁的动画片、卡通书,聊天室里如潮的酷语,广告中的大白话,一时间,酷语竟成时尚。仿佛有话好好说、文文静静地说、优雅礼貌地说无异于落伍,而那种调侃尖酸,没头没脑,唇枪舌剑把什么都能挑破的话才是智者的言辞,甚至一些带匪气的话都成了豪爽、幽默的热门妙语。”
我们的孩子是需要一些从心底流淌出来、有鲜明个性、纯真美好的歌谣。“童言要反映童心”,秦文君疾呼。她认为,优秀的儿歌不仅给孩子提供审美的材料、净化他们的心灵;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进而决定他们的思维与情感。
“像‘蝴蝶在听花开的声音’,这样美丽的歌谣,就会给孩子带来丰富而阳光的联想。但若是长期浸泡在贫乏、浮躁的语言环境中,一开口,就显得贫乏与无趣;一动手,骨子里也是这个姿态。”
为此秦文君提到,她现在的创作主要针对低龄儿童,是为了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为孩子提供一些优美、雅致的儿歌或是小说。
记者认识一位5岁的小姑娘,她不仅会唱幼儿园老师教的《春姑娘来了》、《太阳光金亮亮》等儿歌,还在身边大人和电视的影响下,会哼几句《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不过问起她最喜欢的歌曲,这位小朋友立即答道,当然是《春姑娘来了》,因为它好。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我们到小河边去找一找,也许能发现柳条儿正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在轻轻摇荡……”这不正是5岁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在用最童稚的眼光审视着这个世界吗?
儿歌创作关系汉语发展
语言优雅、旋律优美的儿歌,还可以帮助孩子填补语文课堂上审美教育的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副主任刘方喜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的语文教育负载了过多的功能,譬如德育等,而最能体现汉语魅力、最具审美意义的一些作品却没能进入语文教育视野中。
“语言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试想对母语缺乏感同身受的孩子又怎样对自身文化有认同感呢?语言不单单是种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母语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刘方喜认为,好的儿歌应当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产生对民族语言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刘方喜认为好的儿歌的创作,还可以改善诗坛原创不足的现状。现代文学忽视开发汉语的魅力,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创作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现代诗人,他们的诗歌启蒙,是模仿西方翻译过来的诗歌,这样一来汉语的魅力多少会受到遮蔽。
“倘若有一批音乐家、诗人,依托汉文化的底蕴,用汉语不断创作精致、美妙的儿歌,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审美上的享受,还可以满足成年人的一些精神需求。”他举例说,“像冰心专门为孩子创作的《繁星》等诗集,不仅孩子爱读,也深受许多成年人的喜爱。”
儿歌创作需要公益扶持
事实上,正是因为儿歌在早期教育上的积极作用,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及一些民间团体正积极发起各种活动,推动当前儿歌创作的发展。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儿童歌谣作家樊发稼,近日参与了由江苏通州市文联张峰发起的“唱响荣辱观”新儿歌创作征集推广活动,对当前儿歌创作及发展颇有感触。
他说:“20年前,全国的儿歌创作与传播非常兴盛。当时信息传播渠道比较单一,好的儿童电影会带动一批儿歌的兴盛。此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栏目和《儿童音乐》等文学刊物,都给童谣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像《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等许多广为传唱的儿歌,就是在《儿童音乐》上发表的。而且那时的创作稿费也非常可观。
但现在文学发展凋零,文学刊物非常不景气,不仅稿酬低,而且由于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儿童歌曲销量不多,唱片卖不出,各大唱片公司都不愿意出版儿音歌曲。加之,大多数人认为,儿童歌曲创作难成气候,词曲作家社会地位不高。这些都极大地挫败了儿歌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此外,儿歌与流行歌曲一样,也趋向影像化,但电视电影就绝非一些独立唱片公司所能负担,再加以资源上的限制,就算一些有心人创作了一些可爱的儿歌,能推出市面而流传开来的也不多。
随着市场的萎缩,儿歌发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在目前,大部份的电台、电视台,都没有播放儿歌的时间了。”
为此,樊发稼认为,相关部门应当从经济上和政策上鼓励作家投身于儿童歌曲的创作,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创作一些既有艺术品味,又琅琅上口的好作品。
让我们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来为孩子能歌唱优美的童谣,让更多的出版社、唱片公司都拿出一点公益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儿歌的创作中,为我们自己、为下一代营造一个美丽的心灵家园。(实习记者 李汶璟)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