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古琴艺术首次正式进入我国小学课堂 | ||||||
作者:徐芸茜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5 | ||||||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老法师 推荐 黑龙江报刊网络版: 近日,哈尔滨市兴华小学古琴教学研究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该校将古琴纳入校本课程,对全体同学免费教授,这是全国首家古琴教学研究基地。 该校校长高殊介绍,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特别开设了古琴课。学校专门设置了琴室,投入上万元,购进32把古琴,订做了琴桌,还聘请了专业教师。 古琴又称为“七弦琴”。2003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古琴艺术首次正式进入我国小学课堂 2006年12月18日,黑龙江古琴教学研究基地正式成立,哈尔滨市兴华小学将古琴艺术作为必修课进行深入开发。今后,这所学校的500多名小学生每天都能欣赏到古琴曲,每周还将有一节课专门学习古琴。这表明古琴艺术首次正式进入我国小学课堂。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杨青老师应邀赴哈尔滨出席成立仪式并主讲古琴艺术和演奏示范。黑龙江省教育厅孟繁杰厅长、市教育局韩方镇局长、香坊区政府孟一楠区长、人大刘英俊主任、区教育局薛树林、孔祥梅局长,还有省市区教育局的艺体处的领导、教研院的研究员,黑龙江省音协副主席、省民族管弦乐器学会会长隋利军和北方民族歌舞团长刘杰等30余人参加成立仪式。 链接:古琴艺术首次进入我国小学课堂 新华网哈尔滨12月19日专电(记者曹霁阳)我国第一所将古琴艺术引进课堂的小学——哈尔滨市兴华小学,18日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确定为黑龙江古琴教学研究基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南方很多城市兴起了挽救民族经典、学习古琴的热潮,而东北地区还鲜有普及和传播古琴艺术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为填补这一空白,哈尔滨市兴华小学决定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将古琴艺术作为必修课进行深入开发。今后,这所学校的500多名小学生每天都能欣赏到古琴曲,每周还将有一节课专门学习古琴。 哈尔滨市兴华小学校长高殊表示:“在古代,有修养、高尚的人通过学琴、知琴而识大体。现在,我们弘扬古琴艺术,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认识古琴和它的文化内涵,了解、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修身养性,规范行为,提升道德水准。”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艺术在2003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