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文化长征 任重而道远--二00六年文化现象把脉 | ||||||
作者:刘海明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4 | ||||||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双双 推荐 12月中旬,一枚重磅“文化炸弹”在国内引爆,导火索是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尖锐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中国的美女作家是垃圾”。 时值暖冬,顾彬的发难,姑且不论偏颇与否,有如霹雷震惊了国人,令人不寒而栗:当代文学怎么了?如果说文学病得不轻,当代文化这个“八宝箱”,岂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吗? 在即将告别2006年之前,不妨让我们对这一年的中国文化现象来一次集中“会诊”。 娱乐:娱乐与道德都被娱乐着 如今,娱乐早被贴上了“文化”的标签。这些年,穿着“文化衫”的娱乐,并不在意自己的文化含金量几斤几两,一头扎进市场利润的银罐,习惯于用商业的眼光,考量每一次活动的收益。套用一句过气的流行语,就是“娱乐并赚着”。综观2006年,最典型的娱乐,莫过于娱乐圈杀出的一匹“红马”——风风火火闹九州的红楼选秀活动。 20年前,王扶林导演的央视版《红楼梦》至今长播不衰。名著改编电视剧已属冒险;重拍名著电视剧,更是险棋中的险棋。许多人对即将由胡玫执导的这部《红楼梦》心存疑虑,不是没有道理。 8月21日下午,盛宴般的重拍《红楼梦》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为了重拍《红楼梦》,一场波及整个华人世界的大型红楼选秀活动粉墨登场了。 电视剧质量的优劣,挑选演员很重要。问题是,现在的“选秀”,更像是作秀,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新版《红楼梦》剧组马不停蹄奔波于全国几个大城市选秀,场面煞是热闹。据报道,许多连小说《红楼梦》都没看过的人,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和考官过招。沈阳有个母亲,逼着正在读高三的女儿放弃学业,参加选秀,声称哪怕在电视剧里当个小丫鬟,也心甘情愿…… 娱乐之所以让人孜孜以求,关键的所在是名利双收,意味着一夜“成名+暴富”。在一个娱乐被包装成文化的时代,娱乐变成了金钱、利润的代名词。离谱的利润,可以颠覆伦理,把荒谬变成潜规则。张钰录像带事件,将娱乐圈的阴暗面,拿到太阳下曝晒,虽说她的动机未必高尚。 按照张钰的说法,没门路的年轻女性,想当演员,必须服从所谓的“潜规则”,为艺术而献身跟导演上床。张钰不甘心于被导演白白玩弄,拿着一盘录像带,撕破脸皮将娱乐文化的伪装给彻底扒下来。 很快,刘晓庆反驳张钰,说演艺圈“很干净”。结果,张钰揭刘晓庆的短,把她的风流事以纪年的方式抖搂出来。然而许多舆论喜欢把板子打在“具体的”当事人及娱乐圈本身。11月23日《南方周末》在1版刊文《张钰:我用明摆着的无耻对付潜在的无耻》,其“编者按”更直击事件的本质:“……这条寻常看来有些八卦的‘娱乐圈’新闻,在我们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声色事件,它在本质上是严肃的。这是一个事关演艺人员职业伦理、人格尊严的问题,是一个事关人权保障的问题,更是一个检验全社会道德评判基准,从而亟需全社会正视的一个大问题。” 娱乐圈有潜规则不稀奇,可怕的是有朝一日,这种“潜规则”转正变成了“明规则”,人们对之“习以为常”。 市场导向(利润导向)的操作模式,异化着娱乐圈。近年来,《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我型我秀》等一大批电视选秀节目,无一例外在以艺术的名义“娱乐”。作为人类的天性,娱乐没有原罪。问题在于,娱乐一旦被当作谋取名利的手段,娱乐还能健康发展吗? 文化:“草根”与“精英”集中经受摔打 2006年,电视文化大放异彩。以《关于电视》著称世界的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轻易不愿意上电视讲课,而中国当代的学者,喜欢当电视文化明星却不在少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借助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其声誉“如日中天”;北京师范大学美女教授于丹紧随其后,开讲《论语》,其《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印量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引发出对“国学”态度的争议。 文化学者以“电视明星”身份走红,和中国的文化教育有关。学校传授的是知识,却不是文化。国民文化素质方面普遍的营养不良,为《百家讲坛》制造明星学者提供了可能。其实,国学大师、台湾学者南怀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论语别裁》等,迄今仍风靡大陆。易中天宣称的“主动和学院派拉开距离”,和南怀瑾讲《论语》、《孟子》、《庄子》的出发点,如出一辙。易中天的书,被指有剽窃他人观点之嫌,于丹的“论语心得”,能否超出南怀瑾的水准,令人怀疑。 南怀瑾批评有些学者像“花瓶”,看起来蛮有学问,实质上经不起摔打。2006年5月2日晚,在第12届央视青歌大赛第二场决赛中,综合素质评委余秋雨点评过程中口出“仁者乐(lè)山”一词,遭到观众当场质疑和网友炮轰。4日晚,余秋雨回应读者:“多大的事啊,要用炮轰?”有人附和:“‘炮轰’余秋雨是对名人的习惯性苛责”。要说也是,一个文化名人读错一个字的音,你说能有多大的事?但是,余先生恰恰忘记了自己客串的身份:“综合素质评委!”当他以学者身份挑剔歌手的毛病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何不能给他当当综合素质的评委? 弘扬传统文化,避免读错字,当从娃娃抓起,这已是家长们的共识。然而,2006年7月24日,以私塾办学为主的“孟母堂”,被上海市教委紧急叫停,理由是“违法办学”。孟母堂的主办方不服教委的决定,提起诉讼,最终还是败诉。“孟母堂困境”成为2006年度“草根教育”的一大尴尬。偌大上海容不下个“孟母堂”,诚如有人所说,是教育垄断所致。垄断,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心胸狭窄。“孟母堂”的遭遇,不过是其中一个标本而已。 “草根教育”被否定了,2006年初,“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迅速“著名”,成为相声界的一大亮点。专职的相声演员,用马季先生的话说,大多“不务正业”。萎靡的相声界因为郭德纲的出现似有转机。树大招风,名大惹事,紧跟着麻烦就来了。被称能让“相声晚死50年”的郭德纲,也没能逃过这个法则。 为振兴相声,2006年9月在济南举行的山东相声大赛,70多岁高龄的马季赶来捧场并收新徒。相声是一种逗笑的幽默艺术。幽默需要天赋,也离不开后天的熏陶和培养。12月8日—14日,“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是国人试图改变形象与生活品质的一种全新尝试。这在国内还属首次。 没料到的是,“幽默艺术周”结束仅仅6天,12月20日,马季先生即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宇宙宇宙,香烟新秀……中华美女赛天仙,不爱红妆爱香烟……”,经典的相声段子成为绝唱。马季,中国相声界的最后一位大师。 相声界马家军的领衔人物没了,以后谁来接任这个职位?相声马家军“元帅”在世之时,已是军心涣散,马老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很多相声演员都不务正业了。“我的弟子中就有开网站的,有拍电影的,还有当官的。这些个在全国都有影响的相声演员全捣腾这些了,也就不可能有精力去搞什么创作了。”演员钻了钱眼,敬业精神不足,为中国相声涂抹了些许的悲剧色彩。 马季曾经感慨:“一个说相声的丢了饭碗,还留着这条命赖在世上干什么!”相声演员们只要还记得这句训导,相声不仅不会完蛋,而且还有希望…… 产业:既搭台又唱戏,方是文化健康之路 文化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功能不假,倘若文化搭台仅仅为让经济唱主角,显然是对文化的贬低。长此以往,也将令文化自身的魅力不复存在。 人们不会忘记,2006年农历闰七月,赶上了38年一遇的“双七夕”。与圣诞节的景观不同,商家的造势明显不足。七夕,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核上,距离复兴还相差甚远。 与七夕等传统节日形成鲜明对比,圣诞欲来风满楼。气派、热闹的洋节与相对萧条、冷清的本土传统节日相比,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没法不平添几分忧心。12月23日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题目,就跟圣诞有关。 “春节”、“圣诞节”都成了文化符号。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于圣诞”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10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倡议书,号召慎对圣诞节。适度的忧患是好事,过度的忧患则对身心健康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害无益。圣诞是一种潮流,有潮涨就有潮落。时下,圣诞很火,实乃商家推波助澜的结果,这不过是民间版或草根版的文化产业化罢了。从本质上说,文化节日的商业大潮,在考验着中华文化有无自信力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抵制洋节、振兴民族文化节日方面一筹莫展,但在利用历史文化名人方面,却不乏创意。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的“标准像”问世了。200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山东惠民县揭幕了孙武标准像,山西解州宣称在制作关羽标准像,西施、炎黄帝、曹雪芹等也来凑标准像的“热闹”。尽管当今没人见过这些历史名人,却不妨碍人们为其制作“标准像”,美其名曰弘扬历史文化。标准像热的背后,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推行标准像当作推动一方经济的手段。 文化和经济到底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文化奠基、经济立国,还是经济奠基、文化点缀,似乎没人去细究这个问题。就现在的情况看,文化常被用作点缀,当作一种商业促销手段,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上的不伦不类,使得传统节日复兴险入歧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时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和产品),鲜有不和市场“沾亲带故”的。文化的市场导向(或称利润导向),“导”的最终结果,无非是利用文化做道具(幌子),此所谓借壳下金蛋也。然而,这种导向,注定为文化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尾声:“文化病”亟待救治,文化长征任重道远 2006年的文化走势,依然延续了近年来浮躁的通病,迄今为止丝毫没见退烧的迹象。不仅娱乐圈,演艺圈,学术圈亦然。12月初,上海外国语大学某教授申报的“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课题,宣称“龙有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的标志”,举国为之哗然。借口英语中“龙”是个贬义词,进而否定汉语中的“龙”,伤害了公众的民族文化感情,害莫大焉。 浮躁是表象,深层原因是社会责任观念的缺失。2006年,一些名人在博客上,从攻击到谩骂,人都丢到世界上去了,居然不以为耻。博客实名制遇挫,网络言论距离自由而负责任尚有一段距离。网络给公民提供了自由评说的公共空间,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前提是,这种言论需要负责。没规矩无以成方圆,网络也不例外。我说话我负责,当成为社会的行为法则。 浮躁、乏责,罪魁祸首在于文化沾染了功利的不良习气。从“超女”角逐名利场,到各类大腕的走穴(含学界),真可谓“文化熙熙,皆为利来;文化攘攘,皆为利往。”文化的这种势利病、短视病如不得到及时匡正,未来的中国泛文化走势,前景如何光明得了? 我们当下的文化,还有一个被人诟病之处:过于媚外。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国外的文化比中国“炫”。七夕,有人建议改成中国情人节;春节,有人建议需要由圣诞、元旦、情人节来烘托。令人欣慰的是,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显示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脚步越来越有力。2006年圣诞前夕,网上反对“滥过”圣诞的舆论走向日显清晰。这种舆论的量变,迟早会带来事物本身的质变。那时,洋节处在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发扬光大。 文化者,以人文化治天下。当下,我们最缺的,无疑正是一种纯洁崇高、积极向上的精神。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不止是一次军事战略上的远征,同时也是一次人文精神的远征。长征所创造出来的中国精神——人文、坚韧、奉献精神,不只是供人传唱的,更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 文化长征,任重而道远。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