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童谣找不到“回家”的路 | ||||||
作者:林冰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9 | ||||||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彭丫丫 推荐 (伊犁晚报记者林冰报道)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伴随着童谣成长起来的儿童,会在内心保留一份纯真、美好和善良。但近段时间以来,记者发现,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嘴里哼着“狼爱上羊”、“我是一个受伤的人”、“两只蝴蝶”……,而我们熟知的“丢手绢”、“小小鸟”等童谣却不见踪影。 在流行歌曲的“狂轰滥炸”下,童谣已不再成为儿童世界的“主打歌”。对此,教育界人士甚至担心:童谣会不会慢慢淡出儿童的世界? 童谣失宠教师忧心 “朝辞白帝彩云间,某某来到洗手间。小李飞刀一瞬间,某某变成小太监”。11月21日,记者无意间听到一个3年级学生和几个伙伴大声背诵着这样的“童谣”。笔者上前询问为何将诗改成这样,那学生说,这样的童谣十分流行,这只是其中的一首。 在孩子们中间广泛流传的“新校园童谣”还有很多,记者很容易就收集到不少。据了解,这些童谣有的是搞笑电视剧中的台词,有的是填新词翻唱的流行歌曲,还有一些是根据古诗词改编而成,有些童谣甚至来自家长的手机短信。 当记者问喜欢什么歌时,3岁的乐乐说,他喜欢《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还有王心凌的《Honey》。当记者问他会唱几首童谣时,乐乐只给记者唱出了《世上只有妈妈好》。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这首伴着许多人度过童年的传统童谣,在今天孩子们的世界里却没有市场。现在的孩子更喜欢模仿《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里的语言,着实让不少家长和老师困惑。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小学班主任对记者说:“经常有内容粗俗的童谣从孩子嘴里说出来。起初,还都是偷偷传,后来就变成大声背诵。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收效甚微。” 童谣迷失了方向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现代儿童朝着“成熟”化方向发展。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被众多家长接受和传唱,而被家长直接熏陶的儿童,被动接受了家长“喜爱”的音乐。市民黄女士说,大街上播放的各类流行歌曲对儿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儿子会唱《你是我的玫瑰花》,就是从大街上的音像店里学会的。 幼儿音乐教师张琴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也很想让孩子传唱优秀的童谣,但是唱来唱去,能教给孩子的只有很少的几首。童谣没有新鲜感,孩子自然失去了热情。”另有一些教师指出,传统童谣在节奏、唱法上缺少活泼、明朗的因素,内容、形式单一、枯燥,缺乏改进和创新,也使得追求新鲜和趣味的儿童把目光转向更易接受的流行歌曲。 追究童谣迷失方向的原因,伊宁市十八小老师陈喜凤认为,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都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儿童也不例外。在时下的大环境下,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对流行音乐的追捧,难免会对处世懵懂的儿童产生影响。总之,外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流行歌曲的自身魅力是童谣失宠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童谣是儿童成长的基石,不能取代,也不能消失。优秀的童谣作品亟待出现。家长一致呼吁,全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要关心儿童的心理健康,创作更多贴近儿童生活、触动儿童心灵的高品质的优秀童谣,使儿童能摒弃那些内容粗制滥造、毫无实际教育意义的成人化的流行歌曲。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