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组图]第四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今年7月将在厦门举行            【字体:
第四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今年7月将在厦门举行
作者:紫月儿推…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4

 

第四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今年7月将在厦门举行

本新闻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紫月儿 推荐

    用歌声架起友谊的桥梁,让和平之声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传播。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定于2006年7月15日至25日在厦门市举办。此次比赛将是厦门市历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艺术活动。本届比赛的宗旨是:和平、友谊、合作、发展。用歌声歌唱世界和平,用歌声歌唱和平崛起的中国,让来自不同种群、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人们,欢聚一堂,同台竞技。届时,将有来自世界五大洲6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合唱团,25000多名选手莅厦参加比赛。这将是一次盛况空前,倍受海内外关注的合唱盛会。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滨海城市,人口217万,面积156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淳朴的民俗民风、温馨的家园气息和祥和的生活秩序,吸引着中外游客、四海宾朋。“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为这座年轻的城市赢得了世界级的尊荣。在城市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建设,“艺术之城”建设已列入厦门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近年来,我市相继成功举办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全国舞剧观摩演出,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活动。2004年7月,在众多国际知名申办城市中,厦门脱颖而出,一举战胜威尼斯、悉尼、布拉格等城市,获得了本届世界合唱比赛的主办权。在厦举办这一活动,旨在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合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向世界展示厦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示厦门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风光,扩大厦门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厦门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厦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厦门将以完善的比赛场馆设施、周密的赛事安排和优良的接待旅游服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厦门将举全市之力把本届比赛办成历届比赛中规模最大和最成功的一次。

    世界合唱比赛(前三届比赛的名称为“合唱奥林匹克”)是由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组织的,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合唱比赛,每两年一届。基金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广泛支持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尤其是合唱团及乐队的交流。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了约60个大型国际合唱比赛,有世界上2700多个合唱团,约17万合唱歌手参加比赛。世界合唱比赛的理念是“参与就是至高无上”。第一届合唱奥林匹克于2000年7月在奥地利林茨举办,来自60多个国家的15000名参赛者参加了比赛;第二届比赛于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我国有17个合唱团近800人参赛(不包括港澳台),获金牌数列所有参赛国和地区之首,5个项目获金奖第一名;第三届比赛于2004年7月在德国不来梅举行,共有83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个合唱团、18000多名选手参赛,我国22个合唱团近1500人参赛(不包括港澳台),获奖牌数目再次名列前茅,两个项目获金奖第一名。自首届比赛开办以来,此赛事已成为通过音乐增进世界各族人民交流和友谊的艺术盛会。

    由于国际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委员会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大量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支持,赞助商在中国地区利益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就尤为突出。而厦门作为合唱奥林匹克的主办方也在争取赞助商的问题上出现唯一性和排他性的问题。在这一情况下,通过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的友好协商,最后由双方确定,将2006年厦门活动名称更改为“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英文名称为“4th World Choir Games”。为了保持比赛的延续性和国际影响,活动名称带有“原合唱奥林匹克”的副标题,这一改动和补充获得了国际奥组委的同意并得到中国文化部的批准。

本届比赛由基金会主席滚特·铁驰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昌平任组委会主任,德国前总统瓦尔特·舍尔应邀担任名誉主席,德国、匈牙利、瑞典和中国厦门的5名专家担任艺术总监(厦门2名),德国、中国、俄罗斯等58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比赛执行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比赛设置了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现代音乐、宗教音乐、无伴奏民谣等26个参赛项目,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和决赛分别设立金奖、银奖和铜奖,主办者将为获得决赛金奖第一名的合唱团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作为此项赛事的固定配套活动,比赛期间,将举办友好音乐会(在广场、街头、社区等举办300多场),庆祝音乐会、合唱礼花等;为体现中国特色,扩大赛事的影响,组委会还将组织中外音乐器材博览会、中国民间工艺品大观等活动。

    为了做好本届比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我市成立了比赛组委会,统筹安排赛事工作,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部、新闻宣传部、艺术部、市场开发部、旅游营销部和场馆建设部等六个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比赛的相关工作。在申办和筹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市及基金会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2004年7月,我市派出市政府代表团和工作团赴德参加第三届合唱奥林匹克,在德举行新闻发布会,承接合唱奥林匹克会旗,并举办“中国厦门之夜”大型专场晚会,宣传中国,宣传厦门。 组委会还编辑制作了《中国厦门》音像制品(中英德语)和《今日厦门》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并利用厦门文化信息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的赛事宣传。今年元月,组委会和基金会联合在厦举办了“第二届走进欧洲合唱音乐指挥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名合唱指挥汇聚鹭岛,研习技艺,同时也对明年的比赛做推广和宣传。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同时也为明年举办世界合唱比赛宣传造势,今年8月,市政府和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厦门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以此作为明年活动的热身。今年下半年,组委会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招商推介会,广泛开展赛事宣传,同时积极争取央视三套、四套等栏目录播、直播比赛节目。在国外的赛事宣传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基金会通过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合唱节和音乐节,以及欧洲的新闻媒体对本届比赛做了大量的宣传,向世界各地的合唱组织寄送了比赛资料并发函邀请,目前,已有1600多个合唱团与基金会联系参赛事宜,进入细节洽谈的超过450个团,各国各地区的合唱团参赛热情很高,报名踊跃。

    组委会制定了艺术工作方案,编制了中国地区(含港澳台)报名手册,着手开展中国地区报名工作。国内合唱团对我市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合唱比赛均表示由衷敬佩和感谢,参赛积极性很高,组委会计划安排中国参赛团队(含港澳台)150个团队参赛。厦门市的合唱团对此次比赛热情很高,一些学校的和社会组织的合唱团已开始组织排练,准备参赛。针对国际性赛事水平高,竞争激烈,而厦门合唱队伍分散,合唱水平参差不齐这一情况,为了厦门在本届比赛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我市有关部门正着手协调和组织我市参赛工作,通过优化组合,重点扶持,强化训练等措施,提高实力。

    为办好这一国际性艺术赛事,组委会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化创新,讲求实效。在资金筹措上建立以财政补贴、社会赞助、演出收入、营销收入、广告宣传收入、旅游收入、市场开发等多元筹资机制,以开放和创新的姿态,广纳社会资金。根据市场运作的需要,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和厦门建发集团出资成立了厦门华亿传媒有限公司,负责比赛的市场运作。目前,华亿传媒已制定赛事招商推广手册,赛事配套活动组织方案,市场推介方案等,招商工作已经启动。今年3月,鲁能集团做为比赛的协办单位,出资150万美元赞助本届比赛,为比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厦门建设银行做为比赛唯一指定银行,赞助50万元人民币,拉开了比赛市场化运作的序幕;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正在积极地与组委会方面商谈赞助事宜,市场运作前景乐观。

    根据赛事需要,组委会安排了人民会堂、艺术剧院、莲花影剧院等10个场馆以及两个礼拜堂作为比赛场馆,目前,场馆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各场馆改造将于今年底前可完工,并交付使用。

    为做好接待旅游工作,组委会在对我市的接待设施和接待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和充分论证后,决定采用合唱选手村加宾馆的接待模式,集中接待国内外参赛选手、评委、嘉宾和记者等。初步选定我市外国语学校、八中、六中等学校作为选手村,接待国内外选手。选手村除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外,还提供排练室、餐厅、商店、游泳池、健身室、体育场、篮球场、网吧、临时金融机构等配备服务,并配备接待服务人员、医疗人员和保卫人员,住宿地与各比赛场地之间开通巴士接送人员,能够满足接待要求。除选手村外,组委会还选择多家各类星级酒店,供参赛人员、观摩人员等选择入住。在旅游方面,组委会制定了厦门半日游、厦门周边地区游、全国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满足来宾的旅游观光需要。

    接下来,组委会将进一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外新闻媒体进行赛事宣传,同时在全国范围开展招商活动;征集主题歌《相约厦门》;启动中国地区(含港澳台)报名工作,编辑出版《世界优秀合唱曲精粹》;组织培训外语人员和接待旅游服务人员。

    在每一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承办组织者都要制作一座世界合唱比赛钟。这座钟是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组成部分,也是和平和友谊的见证。这座钟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之后将永久留在厦门,见证厦门的魄力和厦门的发展!

    我们衷心希望,来自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合唱团将在2006年汇聚鹭岛,歌唱民族之声,歌唱世界和平。这将是世界歌唱者和热爱生活的人最大的音乐节日。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音乐教研员理论学习的通知

  • 下一篇文章: 国际艺术人才受青睐-“艺术留洋”渐成留学新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