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上海市 浦东新区 祝桥高级中学 陈璞
今天,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陈蓉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工作坊”的活动,在她的课上,让我再一次感到了青春的飞扬,难以相像陈老师婀娜秀美的身躯里能迸发出这么大的上课能量。我自己上课也算是“激情派”的,但与陈老师一比,那就相形见拙了。
在陈老师的课上,我深深体会到了“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整节课,我是在不断的身体律动、变换的节奏中体验音乐的。与音乐相伴已经数十年了,但心在此刻与音乐的感觉贴得如此之近,仿佛只有我在静静的夜,一个人听着如“勿忘我”般忧伤的歌曲时能相比。抑或是《滚滚红尘》,抑或是《闪亮的日子》……热情与忧伤都是音乐的最美意境。
我想,陈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从音乐的基本元素做起,可以让孩子们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走近音乐,这就是找到了音乐教学的本真。当然,这还仅仅是走近,而之后陈老师给我们讲述的一个关于教学中对“弗拉门戈舞蹈”错误的教学处理案例,则引起了我更进一步的思考,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学对象的年龄渐长,我们可能在找到了音乐教学的本真的基础上,再回归到人的塑造,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逻辑理性的宽度和厚度,理解音乐,理解音乐文化,这些其实是只靠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法都无法解决的课堂问题,想要成为一名音乐“明师”,还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们广闻博学,不断加强人文素养的积累。
我有一个对音乐同仁们的建议:假如你在中学阶段任教,那么就应该去听听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们是怎样上课的。假如你在小学阶段任教,那么就应该去听听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们是怎样上课的。作为高中教师,这几年我算有比较多的听课机会,也听了一些小学的课,甚至是幼儿园的课,也交了一些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为朋友,不论是听他们的课,还是接触他们待人行事的方式,感觉很受启发,这种隐性的习得不是技术性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慢慢会浸润到我教学的特性当中去的。
其实,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比,我们音乐教师队伍还相当的“弱小”,我们的专业学识还亟需完善与提高,学科特质所限,有些东西仅仅是靠读书时无法学会的。回家后,找到了陈蓉老师的博客,知道她在各地积极传授、推进自己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善莫大焉!
夜幕下,当一盏灯照亮一块地砖时,亮处外黑暗边线是地砖的四条边线。当灯光能照亮四块方砖时,亮处外的黑暗边线是四块地砖的边线,共八个方砖的边长。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于音乐教学,我们还有着太多需要去探寻的东西,陈老师今天的课就是这样一盏灯,照亮、扩大了我们对音乐教育求知的边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