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育硕士博士论文摘要专栏 >> 文章正文
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字体:
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作者:于慧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9

感谢华东师大艺术系硕士研究生徐进提供并整理该文资料---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硕士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袁善琦 林能杰

中文摘要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有史可考的遣唐使学习中国礼乐教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歌舞音乐到现代大量学生留洋日本学习音乐,中日一直保持着紧密地联系。这些联系使日本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存在许多可比性。本文就近现代中日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领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比较,以期在两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方面的比较研究上有所贡献。 论文按照序章、近现代、专题比较研究三部分进行探讨。 序章是论文的开篇,主要论述了本课题前人的研究情况,就音乐教育而言,中日比较研究是涉足较少的领域,至今还难以寻找出真正以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为比较对象的论文。第二部分是论文的重心,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四个时期:中国维新变法时期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校音乐教育;民国时期美育思想与明治后期以及大正时期学校音乐教育;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明治后期国粹主义学校音乐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与日本二战后学校音乐教育。每一时期又分为三个内容:先是分别描述和分析、并列中国和日本的教育思想,最后则是正式的比较和分析阶段。其中,对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民族音乐教育思想、教学领域以及五线谱教学等等进行比较研究,展现了两国的动态变化以及横向的教育思想异同。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精华部分,区别于第二部分在目标上分段式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是整合性的研究,跨越了整个近现代,结合了西方的课程目标理论以及周期性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针对中国高尚的情操的演变过程和日本丰富的情操的演变,指出情操是比道德涵盖更丰富的目标,而丰富的情操比高尚的情操更突出了教育的个性和主体性,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在周期性研究上试图总结出中日两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上的周期性发展的规律,以期对推动学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China and Japan are near neighbor, in all ages China and Japan have close Relation. So there have some comparable factor in mus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s focus on Ideology in education, of which compares aspects such as Target of education, teaching field,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hoping to do a little for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f preface, subsection and special topic:The second parts is center of whole article, according to time , we can discuss in four periods: China "wei xin" reform and Japan "ming zhi" reform; The period of China resist Japan and Japan Nazism Music education; After foundation New China and Japan After World War II.The third parts is the elite, not similar with second parts, this sect in focus on this century, discuss two questions: Target and Periodicity of Music education in two countries. Point out that abundant sentiment is precede over morality; and Periodicity have a lots of rule which we can learn from it.  

DOI CNKI::CDMD:10511.2.2005.0619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1980年以来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反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