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惩罚学生最要不得            【字体:
惩罚学生最要不得
作者:徐建平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6

 

惩罚学生最要不得

浙江省衢州二中 徐建平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看不惯、不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其中绝大多数应属行为规范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案例,很多都是非道德品行因素形成的。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天生好动、个性倔犟引起的是非,有因自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从众行为,有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发泄行为,有因受到不公正批评而诱发的逆反心理,有无意犯错。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不要抓住他们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坚持曝光,一味求全责备,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新账老账一起算,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顶坏“帽子”。从另一角度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甚至上纲上线批评,教育往往会事与愿违,既不可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震动,更不可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接受,心甘情愿去改。所以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认识到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身上有缺点,行为有错误是正常的,并给学生自我反思和改正缺点的时间。当然,“宽容”不等于放纵,不等于姑息迁就。
  陶行知先生用糖来奖励打架学生的事例在教育界广为传颂。他那种处理学生过错行为的办法,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他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善于从错中找对,善于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的优点,并以表扬替代批评,以奖励替代惩罚。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情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事实上,教育是一门艺术,同一方法在不同的情境氛围下效果迥异。学生不同于案犯,教育不同于审讯。在处理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应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别,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随机应变地对待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鞭挞孩子,是教育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回味。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走出音乐教学的误区之一--“民主开放等于越乱越好?”

  • 下一篇文章: 浅谈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