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昂扬旋律陶冶一代新人            【字体:
昂扬旋律陶冶一代新人
作者:苏军 姜澎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6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昂扬旋律陶冶一代新人

    上海市坚持开展校园音乐教育,通过开设课程、建立团队、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

音乐教育昂首迈进课堂   完整教学体系获得支撑

    坚持将音乐纳入课程,建立较为完整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纵向衔接的音乐教学体系,是上海校园音乐教育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石。文艺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对提高审美能力、开阔视野、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高度着眼,制定了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普及音乐教育的长远规划,并将音乐教育列入各类学校教育的范畴中,通过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辟通音乐教育主渠道。幼儿园的音乐课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从高中到小学每周开设1到3节音乐课;大学开设音乐选修课,其中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开设的“大学音乐鉴赏”、“民族音乐鉴赏”、“合唱指挥”、“音乐的语言”等艺术类选修课程超过了30门,落实了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

    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和审美特点,上海采取了分层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培养兴趣入手;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重在传授音乐知识;对初、高中学生,加强器乐练习,提高音乐感受力和欣赏力;对大学生,则重在提高鉴赏水准乃至开展创作活动。在教学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小学阶段进行的“听听、唱唱、跳跳、玩玩”的唱游教学方法,再辅之以简单的器乐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上海教育部门编写的19本中小学音乐教材,各有特色,全部进入课堂。上海高校编写了《合唱与指挥教程》《民族音乐欣赏》等教材和资料,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基础保证。与此同时,除已有的几所各级专业音乐教育学校外,全市还涌现了一批音乐特色学校,杨浦、闸北等区的社会力量还开办了钢琴学校。

    市教委对全市大中小学近3千名专职音乐教师还加强了专业培训,并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建音乐教育系,借鉴学习德国奥尔夫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一些区县还通过确定艺术学科带头人,为音乐教师进修创设多项条件,促进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一批国外著名音乐教育家还来沪为上海大中小学专职教师讲学。

发展校园音乐艺术团队扩大课外音乐教育时空

    以建立校园音乐艺术团队为抓手,开展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为载体,立足普及,重在参与,形成音乐教育的氛围,拓宽活动时空,是上海校园艺术教育常抓常新的活力所在。从1991年起,上海市教委通过建立市学生艺术团来带动学校艺术团队的发展,至今已拥有21个分团,其中交响乐团2个,管乐团3个,民族管弦乐团4个,合唱团3个。从前年成立上海市第一支大学生艺术团——上海交大管弦乐团起,至今已有11个大学生艺术分团队,几乎每所高校都自发成立了音乐类的学生团体,定期开展音乐自我教育和交流活动,一批学生成为开展艺术活动的骨干。全市400多所中小学还成立了以合唱团、舞蹈团、文学和美术社团、乐队“三团一队”为主的艺术团队,平均每个学校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兴趣小组。

    大同、格致、光明、市三女中、南模等中学的音乐团队,先后在上海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有些音乐艺术团队还出国进行交流演出或参赛,赢得良好声誉。

    市教委和市艺教委坚持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之中,每年举办一项全市性影视、音乐、舞蹈或戏剧单项活动,每5年举办一届学生艺术节,使艺术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双周免费星期音乐会”、校园文化“春之戏、夏之歌、秋之乐、冬之舞”的“四季歌”活动、“交响乐普及进高校”、“高雅音乐学生专场”、“金孔雀舞蹈节”、“校园集体舞比赛”等一批特色项目在校园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尤其是“班班有歌声”、“爱国荣校”校歌演出,唱出了莘莘学子的胸怀。各大中小学还因地制宜,组织了各有特点、别具风韵的音乐艺术活动,如市北中学午间播放的“音乐欣赏”、复旦大学等高校举办的“12·9歌会”、上海交大的“新年音乐会”、上海师大的“午间音乐会”等,都赢得了许多知音。

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培养健康高雅情趣

    坚持音乐教育与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立足于艺术育人、素质育人,是上海校园音乐教育成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组成部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音乐教育的艺术魅力一旦同人格塑造结合,就可能对学生的陶冶情操、性格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音乐教育的体系不仅仅在构筑幼儿园到大学的艺术技能衔接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而且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人格上有所成效。华东师大的“阳光·大地”大型歌曲演唱会,华东理工大学的”燃烧青春之火“集体舞大赛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激励作用。上海百万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艺术活动,增强了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艺术品位和修养有了很大提高,并涌现了一批艺有所长、心灵美好的特长生。在第8届上海之春业余独唱比赛中,美声、民族、通俗演唱金奖均由学生获得;上海市”十月歌会“比赛,参赛学生囊括了器乐比赛5个一等奖;在上海市高校校歌大赛中,学生们自己演奏、指挥、歌唱的校歌更使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被称为是“对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学校培养的音乐艺术特长生还成为高一层次艺术院校的重要生源。

    在今天的上海市校园歌曲电视表演大赛上,有数千名大中学生参加比赛,大学参加复赛的歌曲中有15%以上由学生原创,专家组的评委认为其中几首歌颂祖国、描绘学校生活的歌曲很具流行潜质。在音乐中完善自我、用音乐服务社会,成为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共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等高校将音乐送到社区,送到居民家中,为他们带去美的享受,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还为学生服务,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将高雅音乐送到各个大中小学,并且和学生就音乐人生的感悟进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提高了艺术修养,使自身的人格得到了完善。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教育在清华

  • 下一篇文章: 新世纪努力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访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司长杨贵仁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