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习乐器并且参加考级的孩子有多少?我猜测能有好几十万。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音乐?怎样让孩子学音乐?这些问题,考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想过没有?想清楚了没有?
一、要替孩子考虑20年后的问题
现在学习乐器的考级学生,年龄大多在七八岁到十来岁,他们毫无疑问都要进入下一个世纪,但是在新世纪的遭遇是不会相同的,是出类拔萃站在时代前列,还是屡遭淘汰平平庸庸了此一生?大约20年后才能真正见分晓。
1、新世纪的挑战
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要面对的时代,是和我们现在和过去的时代都不同的时代。一般人的思维都是“复制”思维,有的人已经因为这种思维方式耽误了他自己,千万不要因此而耽误孩子。
(1)发展的时代
邓小平同志很早就说过:“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马克思当年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已经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是被现实所超越了。
高速发展的科技无情地改变了整个世界。农业社会中农民和工匠的技艺可以代代相传,没有什么变化;工业社会中一个人大学毕业就够他用一辈子;将来不行了,没有谁能仅仅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受用一生。
(2)竞争的时代
正因为发展太快,正因为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再是以资源以财富以历史定输赢),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不可避免地都卷入了空前激烈甚至是空前残酷的竞争之中。靠什么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地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这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的问题。人的素质的问题,第一次提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议事日程上。
对于国家,取决于“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两个方面;对于个人,决定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发挥。门第、财产、级别、学历,都不再是个人可以依靠终身的“保险箱”。人的素质的问题,同样也是如此鲜明、如此迫切地提到了每一个普通人的面前。
2、新世纪人的素质
李岚清同志前不久在一次谈话中说:“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高素质不行,不全面发展也不行。”对新世纪人的素质的要求,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全面发展”。也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进一步阐述的那样:“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只有全面发展、思想健康、思路宽广、知识渊博、学有专长、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做出较大贡献。”
人的素质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见识。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历来只强调“知识”,许多人又把知识等同于“读书”,进而把读书等同于“分数”棗这正是“应试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不在于有没有考试这种形式。
在“才能=知识=读书=分数”的教育思想之下,学音乐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最多是作为生理的“积极休息”,休息以后好继续读书。
能力和见识则是直到今天仍然被中国的教育所忽视的,学校里几乎没有这样的内容,更没有这样的要求,能力和见识水平如何,完全与分数无关,自然也与升学无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其实“读书”还是蛮好的,他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就是明证棗尽管能力和见识极差(甚至在封建社会都无法生存)。
(1)知识渊博、学有专长
“知识”绝对不能等同于“读书”,更不能只读课本。必须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决不能只有课本上的那一点点。在学校期间,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知识”的知识,这才是最有用的。
(2)善于实践、适应社会
孩子走出校门以后,是要社会适应他还是让他去适应社会,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学校里分数好的学生,不一定工作中成绩就好。实践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应该从小主动培养,不要毕业以后到社会上碰了钉子、吃了亏,然后才来被动的补课。
(3)思路开阔、想象丰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大有成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开阔的思路,就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就必须有不循常规的见识和勇气,就必须在必要的环节跳开逻辑思维的束缚,用创造性思维取代我们前面提到的复制性思维。这正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最薄弱、最缺乏、甚至是不断努力扼杀的素质。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音乐对于人的作用
音乐对于人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两个特点和三个层次。
1. 两个特点
(1)作用最早
有些专家的研究认为:刚满2个月的婴儿就能模仿母亲哼唱的歌曲的音高和旋律轮廓,而到了4个月,还能进一步模仿节奏,2岁左右的幼儿能够唱出2度、3度直至4度音程,并且能够“瞎唱”自编的歌曲片段。看来,在人类对于艺术的智能发展中,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是最早产生的,可以说是天赋的、生来就有的(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生就能够感受音乐,所以有人提倡“胎教音乐”)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的音乐天赋没有得到发展,以致成年人的音乐能力相互间可以有几十上百倍的差距。
(2)作用最直接
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语言和文字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要经过理解、联想、转换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才能作用于人的心灵,只有音乐是直接打动人心。古老的“禅”学有一句口号,叫做“直指人心”,我想,只有音乐也称得上这四个字。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有正常听觉的人,都能够分辨出“哀乐”和“迪斯科”的不同,而且会在心灵上得到不同的感受。当然音乐水平高的人,分辨的能力和感知的能力会强得多,但是基本的感知方式和途径是相同的。音乐的这个特点,至多也只有图形艺术(美术)可以比拟。
2、三个层次
(1)智能和心理素质的锻炼
a.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
孩子弹奏乐曲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必须是集中的,他在练习弹奏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就是简单的主调音乐,也有旋律、低音等多种因素,要求不同音高、不同节奏、不同音量、不同音色的多种音乐成分的准确配合,能不能合理地、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无论从事学术、事业或管理、领导工作,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b.知觉与动作的配合与协调
为了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将音乐上的听觉感知与手指、手臂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巧妙地、自然地协调一致。这种锻炼,不是单纯的“智力”,也不是单纯的“体力”或“灵敏”,对于孩子将来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c、空间、时间观念的拓展
空间、时间的观念对于高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和开发是特别重要的。音乐是时间艺术,时间的观念在音乐中天然存在。音乐又是空间的艺术,不过不像雕塑和建筑存在于现实的空间,而是存在于音响的想象空间,音的高低是纵坐标,音的位置是横坐标,而在乐队合奏和合唱中还有纵深的坐标(音乐音响的混响和延迟的不同),音乐的空间是一个完整的三维空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孩子的空间、时间观念必然会得到培养和拓展。
d、毅力与耐力的锻炼
在学习音乐(尤其是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无论对于孩子的智力和体力,都是一次耐力的考验。而毅力和耐力棗如果把它们说成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素质,我想是不过分的。
e、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谐调与发展
这里我只举一个“背谱”作为例子。在背谱演奏的过程中,至少要用到三种记忆,一是音乐的记忆,即声音的记忆;二是乐谱的记忆,即图形的记忆;三是手指的记忆,即肌肉的记忆。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相关而且融合协调的棗其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到充分的协调与发展,才会有好的演奏。所以我不赞成把学习音乐称作为“开发右脑”,学习音乐可以全面开发人的智力。
以上是学习音乐对人的作用的第一个层次,这也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最基本、最底层的层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层次是无意识的。只要学习了音乐,无论是不是成绩好,在学习过程中,他就已经得到了以上这些方面的锻炼。
(2)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修养和一般文化、历史修养这是第二个层次。音乐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修养、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准都起着重要作用,音乐是知识分子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
a、潜移默化,终生效益
音乐对于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净化和升华,是通过音乐对于人的感染和熏陶。音乐对于人的一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长期作用于人,使人终身受益。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是有用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能代替音乐本身。对待音乐的态度,只追求短期效益是完全错误的,急功近利则更是非常有害的。
(3)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得到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的锻炼。
这是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一个层次
a、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非具象性的,音乐是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所谓“音乐形象”,只不过是一种比喻:音乐又是非理念性的,它本身并不传递概念定义、逻辑、结论之类可以使人“懂”的理念信息:音乐又是不确定性的,不但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即使同一个人欣赏同一段音乐,也能够每次获得不同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到的音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特性棗不经过任何的“中介”和“转译”;因此,无论是欣赏音乐、演奏音乐或是创作音乐,音乐都能够给人留下最广阔、最自由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最精妙地体现了“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的精神境界。音乐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天生的联结在一起的,这也是其他的文学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的特点。
b、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
人的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简短提及。音乐活动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合作性和交际性。即使是个人弹琴,在上课和考试的场合,也必然是置身于一种社会环境,要求具有良好的与他人、与社会交流、协调和融合的素质与能力(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孩子会“怯场”,就是缺乏这方面的素质 )。乐队、合唱队、节日庆典演出这样的集体性音乐活动,会使你的孩子在更多更有益的社会交往中得到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对于众多“独生子女”来说,这方面尤其重要。
以上这第二、第三个层次,是要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而且要求人们有意识地去做,作用和效果就会更大、更好。
三、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
以上两个题目,主要是谈的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音乐的问题。以下的问题,就是怎样让孩子学音乐,也就是关于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的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1. 音乐教育:目标、途径、方法
(1)目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有的人以为学音乐就是为了听“懂”音乐,这是一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说法。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并不通过概念和逻辑(这并不是说音乐本身的构成不包含精妙的逻辑),所以提高人的心灵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应该是我们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目标。马克思说过“音乐的耳朵”和“非音乐的耳朵”的不同。这不是生理上的“耳朵”不同,而是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不同。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分辨的能力、记忆的能力、分析的能力、鉴赏的能力,使得音乐能够更好地、更多地对于人的素质成长发挥作用。感知能力是基础,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是建筑在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是毫无意义的。
(2)途径:音乐实践
学习音乐的唯一途径,就是音乐的实践。音乐实践有三个方面: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听。没有大量的音乐听觉积累,一切无从谈起,不仅用耳朵,而且用心灵来感受音乐,让音乐融入心灵,让心灵融入音乐;第二个方面是唱,也包括演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口和手来表现音乐,而表现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三是作(曲)。就是发挥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造音乐,这就要求首先在自己的心灵中要产生音乐,这更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中,这三个方面是紧密不可分割的。
(3)方法:以文字和图形作为学习音乐的辅助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本质是声音,音乐中的师承相授,本来也是从声音到声音。但是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听觉的分析、分辨能力远远不如视觉,于是有了图形(乐谱)协助表述和记忆,而后再辅之以语言文字,引入逻辑——数学思维,产生了一套又一套的音乐理论作为声音和乐谱的辅助。久而久之,有时乐谱和理论反居声音之上,好像学音乐就是学乐谱、学理论。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异化”。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时刻要注意:文字和乐谱都不是音乐本身,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不是背定义和数音符。
2. 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音的分辨与记忆
音乐感知能力不是抽象的,作为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就是对于音乐的音的分辨和记忆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1)纵向——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
首先是音程,然后是调式与和声,在听觉上能够分辨,能够记忆。
(2)横向——音的长短和位置
首先是节奏,然后是放大了的节奏(结构意义上的节奏)棗曲式。
(3)色彩——音的音色
培养对于音乐音色的差别的分辨,体会不同音色给人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这是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四个层次,或者说是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四个台阶。而音的分辨与记忆,则是基础的基础。
3.专业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
(1)专业音乐教育
这是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因此,①它必须强调选拔意识,必须实施“金字塔”式的特别注重少数“尖子”的“精英教育”;②它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一般素质,尤其要着重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而且技能越高越好。
(2)国民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
国民音乐教育的重心在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①它强调的不是选拔意识,而是普及意识,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面向全体人民;②它着重的是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主要目的在于有助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中,学校音乐教育要求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社会音乐教育(“考级”活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则更加突出以下两个特点:①把音乐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②学习的过程重于学习的结果,要使得一切愿意学习音乐而且有条件学习音乐的人都能从学习的过程中受益。
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区别决定了社会音乐教育在目标、方针、方法、策略上的许多特点。以为社会音乐教育是专业音乐教育的补充,以为社会音乐教育就是简化了的专业音乐教育,以为社会音乐教育的作用就是为专业音乐教育培养后备生源,如此等等,都是不正确的。
4.社会音乐教育中的误区
当前我国的少年儿童业余乐器考级活动从组织、教学和考生及其家长三个方面来看,都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是:
(1)重技能,轻修养
以为学琴就是学弹奏技术,手指可以动得飞快,却“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钢琴家鲍惠荞女士语),对音乐没有感受,没有表现,只不过是一种手指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而且,照这样弹下去,到了比较高的级别,困难越来越大,通过率越来越低,这是很多地区都已出现了的问题。
(2)重知识,轻感受
不理解学习音乐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像“读书”一样的学音乐,死记硬背,把本来应该使人陶醉和享受的音乐学习变成了令人生畏、令人生厌的事情。无论是学乐器或是学音乐基础知识,如果不是真正从观念上、方法上注重音乐感知能力,注意对于音乐的真实体验,恐怕都会在教学上遇到较多的困难。
(3)重结果,轻过程
这是最大的问题:把考级通过的级数看得比什么都重,为考级而考级,为证书而考级,为了追求和攀比通过高级别,想尽了各种办法。其实,前面我们分析的音乐对人的三个层次的作用,主要都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是重过程而轻结果,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真正收获。
5.提高认识与加强自律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有些单位正是利用了家长们让孩子学习音乐的迫切要求和认识上“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打出形形色色的“考级”旗号,在全国许多地方活动。
李岚清同志最近在上海考察时再一次强调说:“素质教育事关中国的未来。”“素质教育使孩子们更聪明、更活跃,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美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如果家长们都认识到孩子的素质对于他未来命运的意义,认识到音乐对于孩子的素质成长的作用(虽然不是全部的,但是也是重要的作用),那些“证书贩子”还能有多大市场呢?
当然,如果上述传闻的消息属实,那么相关的单位的院长、书记们应该想一想,这样做于人于已、于国于民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是不是应该自律一下?
6.还是开始那句话
世界总是在进步。有些问题并不是我们普通的家长和音乐教师所能解决的。所以,最后我还是开始那句话:要替孩子考虑20年后的问题。
舒泽池 文 (节选) 《音乐生活》1999年第3期P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