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筝,弹弦乐器。汉代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战国时期己广泛流行,而于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相传早期筝与筑为同一乐器或筝源于瑟,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日秦蒙恬所造”。唐赵璘《因话录》:“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此类传说还有不少,但均属牵强,尚无证据可考。

1979年,江西贵溪县仙岩春秋战国崖墓群发现两件乐器,发掘报告称“十三弦木琴”,其中一件保存较好。长166厘米,琴首向下弧弯,宽17.5厘米。在起弯处有两行弦孔,孔径2、行距3厘米。一行七孔、一行六孔,孔距相错;琴尾宽15.5厘米,有一排十三个孔。首尾两端均有凸起的横梁,可构成长方形音箱。另一件也有十三个弦孔,琴尾残毁,残长174厘米。琴首的孔可能是置木枘用,一弦一枘,直接拴弦于枘上,类似于豫鲁地区的有轴筝和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乐器的形制、系弦方式、弦数与后世筝相近,应为筝的早期实物。

历代筝的形制无大变化,但弦数不等。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多种。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唐代筝(残)一件。《东大寺献物帐》有“楸木筝一张”,1952年曾据残件复原全形,通长190.85厘米。

中国音乐学院杨大钧教授藏传世十四弦筝一件。清代制品,长140、首宽22.5、尾宽20厘米,框边雕刻精美花纹。传世和考古发掘筝的实物很少,此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现代筝体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为中空共鸣体。里面胶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开有两三个出音孔。筝的首尾部嵌有岳山,又称前梁和后梁。筝面置弦。设有上扁下圆锥形弦轴。前梁至弦柱(又称雁足)间为有效弦长。弦距均等。每弦由人字形、金字塔形、古泉(刀币)形或葫芦塔形的弦柱支起,柱在面板上可移动,位置错落如雁行,以取得不同的音高。有的柱上部有一细孔,琴弦穿孔而过,以防散落。框板用红木、紫檀、花梨木制作,外部多镶嵌雕刻凸条花纹。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以木纹顺直、沙眼大的沙桐为佳,如带有活疤节的发音更为脆亮。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筝柱之材,古代多用木、竹、驼骨或象牙,最多为紫檀、花梨制木柱。

民间常用的筝为十三弦和十六弦。经过改良的筝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规格。

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五声音阶定弦,最低音从Gc起始,音域达三个八度。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七声音阶。大筝全长2米左右。小筝全长130150、首宽28、尾宽25厘米,筝柱高5厘米。

演奏时,以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变化,以润美音色、装饰旋律。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指法,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指法,重按可使原音增高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可奏单音曲调或和弦,也可双手演奏,同时发出六个音。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伴奏。

近代筝在不同地区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如山东、河南、浙江、广东潮州和广东梅县、大埔等地的客家等。各有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代表曲目。传统乐曲有《渔樵问答》、《渔舟唱晚》、《天下大同》。创作乐曲有《庆丰年》、《幸福渠》、《战台风》、《清江放排》、《春到拉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