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电脑音乐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陈启云

稿源:中音网

     内容提要:电脑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电脑音乐教学正逐步地向我国各内音乐教育领域里延伸,影响到音乐各门课程的教学。本文从高师电脑音乐教学现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电脑音乐教学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电脑音乐课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及对现代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
    
     关键词: 现代音乐教育 电脑音乐教学 课程/课时/教材设置
    
     一、引言
     时代的产物,社会的需求,电脑音乐教学及辅助教学开始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崭露头角,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这一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尤其是在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在电脑音乐教学中,利用它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使部分课程实行集体授课,缓解了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的师资不足的状况。电脑音乐教学特点为音视频同步,教师在授课中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相结合,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深受师生欢迎。
     但是,计算机进入我国年代较晚,电脑音乐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属性认识不足,加之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跟其它现代学科相比,滞后与社会需求,与国际同行相比更不足挂齿。为改变这一状况,为现代社会需求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于世界现代音乐教育接轨,电脑音乐教学不但势在必行,还应尽快上规模,加强该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善该专业学科的系统性。
     二、我国电脑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1.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中叶,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封闭式的音乐教育观念认为电脑音乐属文化市场范畴,纯属娱乐性、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各学校在经费投入上为无或者是试用性的微薄投入,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艺术高校门外。但在这期间,电脑音乐在以社会需求的民间开发中正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从而涌现出一批电脑音乐弄潮儿,逐步影响并渗透到高校的音乐教育。
     目前,由于市场现代音乐人才的需求和时代的催促,高等艺术院校在音乐教育观念上逐步地认识到新时代、新科技下的音乐人才培养方向,正在逐步地弥补这一不足。
     2. 教师电脑应用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
     国家教育部一再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现代化科技人才”。
     由于观念的落后,加之电脑价格昂贵和外文版软件语言的限制,使得电脑掌握在部分专业人员手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院校在音乐教育教师中懂得计算机知识的只占40%,懂得电脑音乐教学的占20%,离实际教学需求还差80%。因此,用现代音乐教育模式替代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矛盾至今解决缓慢。虽然国家强化教师职称计算机过级考试,但只是留行于形式,离实际应用还差得甚远。
     3.高等音乐教育滞后于中小学现代音乐教学
     如今是电脑时代,中小学设有电脑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能力,学校要求音乐课要逐步地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用现代音乐教育手段(电脑音乐制作、电子课件制作等)教学,虽说许多中小学设有多媒体电脑音乐教学室,但都未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师资。为此,高等师范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为中小学师资,在办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上应根据中小学教育模式转变而改变,这样的办学模式才会富有社会生命力。
     4.电脑音乐教育滞后与社会需求
     从电唱机年代到如今的的数字音乐记录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使得音像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文化企事业单位、教学单位以及文化管理部门等对擅长电脑音乐应用的复合性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电脑音乐教育在国外起步早,如今已形成规模和体系,国内在电脑、电子音乐领域虽不能说是空白,但在数量规模、教学体系以及成果效益上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应用电脑音乐教学的单位为40%,离实际教学要求还差60%。由此,国内的电脑音乐教育不仅与国际有较大差距,同时所培养出的学生数量、质量上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
     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以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高等艺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其对音乐教育、创作、制作、表演和传播领域的影响日益升华,重视和繁荣电脑音乐这一新兴学科已是全国高等院校的共识。
     三 、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功能
     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总结电脑音乐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谈点自己的想法,供同仁们参考:
     1. 电脑音乐技术可使传统音乐理论为“听觉艺术”转变为现代理念的“听视觉”艺术。
     传统模式的音乐理论教学是粉笔加黑板。落后的板擦使得粉笔灰墨四溅,即不卫生又不雅观,而且还部分地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其次是教师的钢琴演示水平有限,学生在听课时只能看看谱例,而跟本感受不到或极少、局部地感受到谱列的音响效果,真乃是“纸上谈兵”及“未听觉艺术”也。
     这些年由于生源的扩招,大大降低了专业录取分,学生进校专业素质差,加之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又加之师范音乐专业生学习知识的特点为综合性,因此在学习中百听不解或者半解,使得老师的授课语言不厌其烦地重复,其结果是“教着之教知”“学者之厌学知”的恶性循环,教学质量逐年下降。
     用电脑音乐教学可弥补上述不足状况。教者可通过电脑音乐中MIDI技术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音视频)结合演示授课。电脑音乐技术的方便快捷,使教者在课堂上不仅可随心所欲地根据音乐的要求进行多方式(方法)地制作、编辑师范题以及制作文本和画面来助以理解音乐,还可在课堂上逐音、逐句、逐段和分声部地修改学生作业,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
     2.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
     (1) 由于电脑音乐的数字化在应用时变换莫测,方便快捷,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新鲜、好奇及神往,能启发增强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例如在音色选择中,只要音乐软件菜单中点击音色选择命令键,即刻选听出你所需要的音色。在音源中音色丰富多彩,要有尽有,还可自己采样、编辑再生出特效音色。又如在音视频实验教学中,在《Cakewalk》软件中点击插入菜单命令插入波形文件,再在音轨中编配MIDI音乐或调入音频文件,稍加编辑,在几分种内就可随心所意地合成一段完整的音视频作品,这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2) 电脑音乐的多功能性使得音乐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到音乐的魅力所在。电脑音乐在音乐表现上的多重性和多样性,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科研能力。
     列如在电脑音乐配器教学中,一首旋律可在短时间地以不同的速度、织体、节奏、音色、风格编配出不同音响的音乐形象及音乐(喜、怒、哀、乐)表现。又如应用《TT作曲家》或《JAMM ER》软件中的自动配器功能,选择不同节奏和不同风格也同样达到上述效果,以上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是望尘莫及的。
     (3) 由于电脑音乐的智能化使得传统音乐理论技法得以简化,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列如在和声教学中,应用《TONICA》软件可为一部旋律瞬间以同步音响准确无误地配置出四部和四部以上的和声,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做一道八小节的示范题最快也得用30分钟。另外使用电脑音乐的智能化可使音、视频作品变得更美、更动听。
     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多得举不胜举,由于篇幅所限只能泛泛谈到。
     四、 电脑音乐课程/课时设置
     电脑音乐课程不同与其他专业课程,特点为阶梯式的两步周期课(即理论大课与升华的实践小课)。理论大课以集体授课、改题的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进行技法理论讲解,属于启发性、引导性和师范性的授课方式。实践小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学生上机实践操作,教师被动对学生进行辅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空间悟感和空间创造感。按实际教学效果恒定,理论大课与实践小课相比,后者更为重要,更大的偏重于实践应用。因此,电脑音乐又属于应用性学科。
     1. 根据艺术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生2+2的办学模式,一、二年级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到大三第一学期选定专业课程方向。电脑音乐为阶梯式的两步周期课,为完成教学计划和保证教学质量,总课时为300节,即240节+60节(实验课),每周课时节为2+2或1+3(因学而已)。
     2. 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可故弄玄虚,应立足实际的按社会需求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
     3. 增设校外实验基地和实验课程,以“引进、走出”的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全方位的了解所学专业的功能属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 教材设置
     电脑音乐属于现代新型学科及边缘学科,目前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还属于初级开发阶段,还未有完整系统的教材。由于该学科的多元性、多重性的特点,如何编写教材是个疑难题。笔者通过几年来对该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实验教学得出些理论,在教材编写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 教材的完整系统性与表达的逻辑性
     编写教材时应先注重电脑音乐学科的整和性,然后再支分出他的单科性,虽然各单科有他相对的独立性,但他们共存在电脑音乐学科中运行,在此基础上阐述他们的个性与共性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如:电脑音乐的概念是以电脑制作、编辑、合成的音乐称之为电脑音乐。他包含内容有MIDI、音频、录音、音响、音像和电子音乐课件等项单科技能的运用,每项单科又可分为前期制作与后期编辑。
     2. 教材的实际运用性与实时操作步骤的循序性
     编写(编译)教材时在应用功能上根据我国音乐特点以取、舍、并的方式简述,按照完成成品的工作程序循序渐进的排列章节。
     3. 教材文、图的精炼性及表达的准确性和教材与课堂的融汇性
     编写(编译)教材时在文、图表达准确的基础上应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文字要通俗易懂,图形要表达准确,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要有个性、特点和创意,给课堂授课留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感和教师即兴的教学灵感。
     4. 教材的动与静
     编写(编译)教材时在章节和版面上应采用动与静相结合。古人曰:“动之多伤身,静之多伤神”。因此应采取“动中取静,静中带动”,这符合哲学中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以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相撞出火花,通过这火花又产生出新生事物,从而得出“举一反三”之道理。这样的教材不会死板教条,而且还富有生机,读者在学习中会引发许多联想和再生思维,既适应课堂教学也适用课外自学。
     六、 我国电脑音乐教育的未来展望
     由全国12所音乐学院及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共同发起的“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于2001年11月12 日在南京艺术学院成立,同时举办了“首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并延续每年举办一次,这标志着“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开始全面提速。参会者180多人,收到论文30多篇,课件10余件。到会专家围绕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展开热烈探讨和精彩的演示,为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共同倡导有四点:
     1. 用数字化音乐教育培养现代音乐人才。
     2.数字化音乐设备引入课堂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手段、直观的感受,而且也引发了对原有课堂环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乃至教学基本观念的触动。
     3.数字化音乐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质量提高的良好契机,它必将带来全民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4.改变现有音乐师资结构,大力进行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培训。
     2002年11月7日又在烟台艺术学院举办“第二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同时举办全国第六届“Digimus”新音乐大赛,这一举动使“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在乘第一届东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高潮,两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本着一个共同目标,“普及提高我国全民音乐素质,开拓、进取、振兴、发展中国数字音乐教育”。
     时代喜人,时间逼人,时代对现代教育者提出挑战,新科技、新课题期待着我们去开发。我相信,10年之内,电脑音乐(数字化音乐)教学将普及全国所有艺术院校。
    
     参考文献:
     《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忘瑞年,烟台师范学院音乐系。
     《用电脑音乐改革传统音乐教学》作者:Centmus。
     《构建网络信息时代的中学音乐教育模式》作者:孙丹阳,上海市建平中学。
     《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作者:张路璐,杭州二中。
     《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作者:赵易山、付妮,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传播与传煤技术》作者:庄元,南京艺术学院。
     《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作者:庄曜,南京艺术学院。
     《乐音软件的教学应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探索》作者:徐梅林、李幼如,华东师大。
     《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网络资源体系》作者:林冬蔚,中音公司。
     《高师音乐专业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及应用》作者:李彦荣,西北师大。
     《乐理CAI课件制作与教学实验》作者:康建民,西北师大。
     《数字化音乐教育离我们有多远》作者:王小龙,常熟高艺艺术系。
     《让电脑多媒体走进和声课教学》作者:催东伟。
     《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的运用》作者:马海生,山东聊城师范学院音乐系。
     《利用MIDI技术优势,全方位改进和声教学》作者:王小龙,常熟高艺艺术系。
     《计算机教育与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作者:韦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提介使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培养现代音乐教育人才》作者:韩砜,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脑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曼娟,衡阳艺术学校;彭佩玮,衡阳师院音乐系。
     《电脑音乐技术在师范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黄志朋,上海师范大学电脑音乐班硕士研究生。
     《让电脑音乐制作服务于教学》作者:张旭,湖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