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中学  郑丽霞

关键词:审美情趣  审美意识  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一份问卷调查对学生喜爱的音乐做了全面了解,提出了提高每个学生音乐审美的意识,培养音乐素质,是欣赏教学的中心任务,阐述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着重探析了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从而呼吁教师积极的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为了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想法,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当高一新生入学之际,我们都对这些刚刚跨入中学校门的学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音乐方面的书面调查。20029月,我们对高一抽出四个班共184人做了一次书面调查,主要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喜欢的音乐家;最喜爱的三首歌曲等。同学们做了认真的答卷,毫不掩饰地说出了心理话,使我们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从一份问卷调查看学生喜爱的音乐

表一(学生喜欢哪类音乐)

高一(1)班

47

高一(6)班

45

高一(9)班

46

高一(15班)

46

1.古典音乐

    17

2.流行音乐

       10

3.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12

1.古典音乐

    12

2.流行音乐

       12

3.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5

1.古典音乐

     16

2.流行音乐

         9

3.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7

1.古典音乐

    12

2.流行音乐

       13

3.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7

  总计:喜欢古典音乐的,约占学生总数的31%

        喜欢流行音乐的,约占学生总数的23%

        喜欢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约占学生总数的17%

表二(学生喜欢的三首歌曲)

高一(1)班

47

高一(6)班

45

高一(9)班

46

高一(15班)

46

1.阿杜

《天黑》11

2.林志玄

《单身情歌》

        8

3.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   

        5

1.阿杜

《天天见到你》

       11

2.阿杜

《天黑》8

3F4

《流星雨》8

1.阿杜

《天天见到你》

        8

2.阿杜

《天黑》8

3.林志玄

《单身情歌》

        8

1.阿杜

《天天见到你》

          8

2F4

《流星雨》8

3.阿杜

《天黑》  8

  总计:1、阿杜:《天黑》,35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9%

        2、阿杜:《天天见到你》,3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6%

        3F4:《流星雨》,19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0%

表三(学生喜欢的音乐家)

高一(1)班

47

高一(6)班

45

高一(9)班

46

高一(15班)

46

1.贝多芬:30

2.聂耳:  3

3.冼星海:2

 莫扎特:2

施特劳斯:2

1.贝多芬:21

2.聂耳: 10

3. 莫扎特:5

 

1.贝多芬:19

2.聂耳: 12

3. 莫扎特:5

 

1.贝多芬:19

2.聂耳:  5

3.肖邦:  4

  总计:1、(德)贝多芬:89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8%

        2、(中)聂耳:3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6%

        3、(奥)莫扎特:1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7%

从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音乐的普及性及差异性,对于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我们得到了很多有意的其实:

(一)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98%的同学都喜爱音乐,他们每天都在欣赏音乐,可以说为欣赏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二)在喜爱音乐的同学中,喜爱古典音乐的约占31%、喜爱流行歌曲的约占23%,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1%;他们喜爱的音乐家是贝多芬、聂耳、莫扎特;喜爱的歌曲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流行歌曲。可以看出他们因人而异的审美情趣。

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不喜欢那种音乐,和学生的家庭、经历、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系。首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趣味,进而更深一层地通过音乐教学,把健康、纯正、明确、自然,对人类社会有意的音乐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情趣的明显差异,给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正像教学大纲要求的,应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应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音乐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只是在有了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只有当审美主体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中产生了音乐审美感受时,音乐的美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乐的审美意识。”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每个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成为欣赏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如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提出音乐教学应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了解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那么,在欣赏音乐时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

1、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

音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其它艺术的不同点是,作曲家创作出作品来,只是完成了音乐艺术的一半,它还必须经过“在创造”即演奏家、乐队和指挥,甚至需要有听众的积极参与,一个音乐艺术作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来,也即达到实际作用于客观世界,并对社会产生效益。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即感官、感情和理智阶段。如果仅仅追求旋律的优美,节奏的生动,和声的悦耳,这是初级的;体验到音乐的喜怒哀乐,分清调性、节奏与句法的表达,音的高低、强弱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和声的表现形式,各种乐器音色的区别,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即真正的欣赏,是进入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阶段,即达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欣赏者能熟知音乐的“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以及名曲的风格和流派特点,才能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也只有到达这个阶段,才是真正进入了这个神气的音乐世界。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之后所以泪下青衫湿,是音乐有感于琵琶女的悲哀,并联想到自己遭贬谪后飘泊不定的生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之所以感动的泪珠满腮,是他从这首以俄国农民歌曲为素材的作品中“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2、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

提高音乐鉴赏力是欣赏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音乐世界中,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复杂状态,存在着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与良莠同在、商业气氛浓厚的流行音乐并存的社会现象。对于年纪不大、音乐全面修养素质不高的学生来说,则因此而形成欣赏音乐方面的两个偏差,一是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缺乏了解,二是部分同学的音乐欣赏面比较狭窄。这就给欣赏教学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任务:面向全体,培养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欣赏教学应以真善美的音乐为内容,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增强抵御那些假恶丑音乐的免疫力。这种将学生的直觉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智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较高层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过程。

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在课外音乐活动中,要用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在课下,我们要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用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引导他们欣赏的倾向。要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音乐,培养素质、全面育人的责任。

3、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

(一)多听、多欣赏各种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首先是要多听、多欣赏音乐。听的多了,自然慢慢地就能听得懂,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开始觉得好听,就要经常去听。当然,开始时可能只是一种朦胧、初步的感受。如果继续听下去,就能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不如能够辨别出不同特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会有所领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听得懂音乐了。

多听音乐,还应该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音乐欣赏面,正如科普兰所说的那样: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象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这就是说对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新的和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都要听。这意味着尽可能不带偏见地聆听。广泛地倾听各种类型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对音乐作品的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总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自己的聆听、欣赏,才能逐步获得音乐欣赏能力,除此之外是没有其它捷径的。

(二)学习有关音乐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量,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特别是欣赏一些比较大型的、结构复杂的音乐作品,例如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更要尽可能多学习一些音乐知识。音乐知识的范围很广,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这就要求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关于乐理的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以及乐谱的读法等。学习这些乐理知识,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乐曲进行理性的纯技术分析,那是音乐理论家的任务;而是要求学生学了这些理论知识,去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另一方面是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这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学习这些知识不是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概念上的分析,而是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音乐作品的外部音响形式,而且还能通过这些音乐知识去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

(三)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

音乐鉴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有些音乐作品作为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例如电影、戏剧、舞蹈中的音乐部分。还有些音乐作品是根据其他文学艺术的题材重新加以创作的。这些音乐作品无论从作品的题材或表现内涵来说,都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密切相关。这样,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理解这类音乐作品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可以说,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越深刻、越细致,那么对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领会也就能受到更好的效果。当然,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欣赏的作用,也不仅仅限于与其有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是对全部的音乐作品,其中也包括无标题音乐的欣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外,人的生活体验乊音乐欣赏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将非常有益于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体验于领会。英国音乐学家柯克以自己为例说:“我自己对莫扎特的大调作品的理解曾经是(1)在童年时期,悦耳的音乐;(2)青年时期,优秀而典雅,但不深刻的音乐;(3)成年时期,优美而典雅的音乐,其中贯穿着深刻而扣人心弦的情感。在这里,我要不踌躇地说,在(1),(2)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根本不是在理解莫扎特的音乐。”从这个例子,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对于音乐欣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阅历自然很简单,情感体验自然很单纯,但教师可以向他们提出:要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同样是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它和一定社会的审美理想、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民有时会对同一音乐作品作出不同的评价,表现出音乐鉴赏的差异,但是音乐审美评价必须符合音乐美的客观标准。它们之间有着高尚、健康与庸俗、低级,审美层次的高雅与粗俗,审美视野的广泛与狭窄的区别。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一要多听各种类型、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二要学习有关部门的音乐知识;三是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要靠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去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这样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全面发展过程。

参考资料:

1、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