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音乐故事栏目

 
 

 

音乐家们的幽默三十则

 迤逦轩主 推荐

    奇妙的建议   
     1848
年那不勒斯的一家报纸刊登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年)答复一位先生的提问的公开信。
    
那位先生的信是:“我有一个侄子是音乐家,他不知道怎样给他作的歌剧写序曲,您曾写过那么多歌剧序曲,是不是可以给出出主意?”
        
罗西尼在他的信中提出了七个建议,其中之一是:
        
“……我写《奥赛罗》的序曲时,是被剧院老板锁在那不勒斯的一家旅馆的小屋内,屋内有一大碗水煮面条,连根绿菜都没有。这个头最秃、心最狠的老板威胁说:‘如果不把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写完,甭想活着出去。让您的侄子试试这个法子,不让他尝到鹅肝大馅饼
    
的迷人的香味……’”
    
    
    
另一部好    
    
一个十分自信的青年人夹着两大本乐谱,来找罗西尼。“指挥答应演奏我的两首交响乐中的一首,我想让您听一下哪一首好。”青年说着就坐在钢琴前弹给罗西尼听。罗西尼听了
    
几小节以后,实在听不下去了,便走过去把乐谱合起来,拍着青年的肩膀说:“年轻人,不
    
必弹了,我想,还是另一部好!”
    

    
脱帽和戴帽   
     
一位意大利年轻作曲家,有一次请罗西尼听他演奏新作。罗西尼在听的时候,一连好几
    
次把自己的帽子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
        
年轻作曲家演奏结束后,问他为什么这样脱帽戴帽的。
        
罗西尼回答说:“我有个习惯,每逢遇到老相识,总要脱帽招呼一下。”音乐家和马车夫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17821840年)雇了一辆马车赴剧院演出,眼看就要迟到
    
了。他请车夫快点赶路。
        
“我要付给你多少钱?”帕格尼尼问道。
        
10法郎。”
        
“你这是开玩笑吧?”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用一根琴弦拉琴(指帕格尼尼演奏他创作的一些G弦上的技巧艰难深的乐曲),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
        
“那好吧,”帕格尼尼说,“我付你10法郎,不过,你得用一个轮子把我载到剧院。”
    
    
提琴不喝茶    
       
一位贵妇邀请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去喝茶。帕格尼尼接受了邀请。
        
贵妇很高兴,告别时,笑着对帕格尼尼补充说:“亲爱的艺术家,请你千万不要忘了,明天来的时候带上您的提琴!”
        
“这是为什么呀?”帕格尼尼故作惊讶地说,“夫人,您是
    
知道的,我的提琴从不喝茶。”
    

   
 一块蛋糕    
    
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和意大利音乐家、乐队指挥阿图尔·托斯卡尼尼(18671957
    
年)是一对老搭档。每年圣诞节贾科莫都要给他的朋友送一块蛋糕。有一年圣诞节前夕,贾科莫同阿图尔吵了一架,因此想取消送给他的蛋糕,但为时已晚,蛋糕已经送出了。
        
第二天,阿图尔收到贾科莫的电报:“蛋糕错送了。”他便随即复了份电报:“蛋糕错吃了。”
    

   
 没有激情不行    
    
托斯卡尼尼对一个水平很差的交响乐团大光其火。“我退休后要去开一个妓院,”音乐家突然说道,“你们知道什么是妓院吗?我要招揽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它将成为充满激情的斯卡拉歌剧院。你们所有的人都被阉割过,你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休想进妓院的门。”
    

  
  评剧妙语    
    
在意大利作曲家M·路易吉·凯鲁比尼(17601842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督学时,有一位学生写了一个歌剧打算上演。在试演该剧时,他邀请凯鲁比尼去观看,想看到权威的评价。
        
凯鲁比尼耐心地看完了一幕,又看了第二幕,但未作一句评论。年轻的作曲家看着他如此专心观剧而沉默不语,紧张得在凯鲁比尼的包厢里进进出出。最后,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焦虑,问凯鲁比尼:“先生,您有什么话和我说吗?”凯鲁比尼抓住他的手,亲切地对他说:“我可怜的小伙子,我能说什么呢?我已经花了两个小时听着,但你对我什么也没说。”
    

    
衷心接受    
    
奥地利维也纳的作曲家卡尔·米勒尔,有一天收到了一位富翁邀请他晚餐的请帖,上面这样写着:“我深信这将会是一个很快乐的晚上。我要我妻子唱歌,女儿用钢琴伴奏,所以请您无论如何驾临赏光。然后晚上9点正用餐。”
        
米勒卡在回条上这样写:“蒙您的邀请,衷心接受。那么我晚上9点一定到。”
    

    
在精神病院    
    
大音乐家瓦格纳的学生、奥地利作曲家胡戈·沃尔夫(18601903年),37岁时精神
    
失常了,被送进一家精神病院。
        
但他还时不时地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那只钟有毛病吗?”作曲家指着医院餐厅里挂着的一只大钟,问服务员说。
        
“它走得很准。”服务员回答说。
        
沃尔夫又问:“那么,它来这儿干什么呢?”
    
   
 惊愕交响乐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海顿(17321809年),由于在交响乐创
    
作上的杰出的成就,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海顿指挥乐队演出时,常有些故作风雅的贵族前来参加音乐会,可是他们根本不懂音乐,常在乐曲声中打瞌睡,海顿就特意创作了“惊愕交响乐”。开始,乐曲在极为柔和的声调中进行着,正当那些贵族们酣睡时,突然,乐队奏出惊雷闪电般的曲调,伴着大炮式的鼓声,顿时把睡梦中的贵族们吓醒,他们口张目瞪,睡意全失,乐曲也就此告终。
    

   
 弹不了的曲子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年)是海顿的学生。有一次他和老师打赌,说他能
    
写一首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海顿自然不相信。莫扎特用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地把乐谱稿子写完,送到海顿的面前。
        
“这是什么呀?”海顿弹奏了一会儿后惊呼起来,“我的两只手分别弹向钢琴的两端
    
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突然出现在键盘的当中呢?这是任何人也弹不了的曲子。”
        
莫扎特微笑着在钢琴前坐下,当弹到那个音符的时候,他弯下身来,用鼻子弹出了那个
    
音符。
    

    少年请教    
    
有个少年问莫扎特怎样写交响乐。
        
莫扎特回答道:“您写交响乐还太年轻,为什么不从写叙事曲开始呢?”少年反驳道:
    
“可是您开始写交响乐时才10岁呀?”
        
“对,”莫扎特回答道,“可那时候我没有问过谁交响乐该怎样写。”
    
   
 戴着眼镜睡觉    
    
莫扎特每晚睡觉总要戴上眼镜。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临睡还要戴眼镜呢?”
        
他回答说:“我常在梦中想起一些乐曲的旋律,如不戴眼镜,就什么音符都看不清,醒来自然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贝多芬的胸像    
    
有一位钢琴家对作曲家雷格说:“最近我演奏的成绩步步提高,使我有能力购买一架新钢琴。我想在钢琴上再摆个音乐家的胸像,你说买莫扎特的好呢,还是贝多芬的好?”
        
雷格并不承认这位钢琴家的才能,当即回答:“我看还是买贝多芬的吧!他是聋子!”
    

 
   赠送头发    
    
一次,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18251899年)去美国演出,大为轰动。
    
他身材很高,仪表非凡,特别是他的弯曲长发,很引人注目。一位美国妇女想办法得到了一束斯特劳斯的长发,当作珍品保存起来。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向他索取头发,作为纪念,一时竟成了斯特劳斯的“头发热”。好心的斯特劳斯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因此有些人为他担心。斯特劳斯离开美国时,许多人前来送行。这时,只见他挥着帽子向人们告别,人们看到他的卷曲长发还好好地长在头上,只是他来美国时带来的一条长毛狗,变成了短毛狗。
    
  
  音乐的慰藉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1897年)年轻时就受到李斯特和舒曼的关注和帮助。他
    
一生扑在音乐上,勤奋地工作。
    
但他出身贫穷,父母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为了帮助家庭,他把挣来的钱都拿了出来,但总是杯水车薪,无补于事。加之他父亲不善理财,花钱轻率,因此经常入不敷出。
    
有一次,勃拉姆斯离家外出,他对父亲说:“要是你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我觉得最好的慰藉是音乐。那时,请你翻翻我那本旧的《索尔钢琴练习曲》,也许你会消除烦恼的。”
    
父亲并不懂他话里的涵义,也没当回事。不过没几天,他手头就又拮据了。这时,他想起了儿子的话,便找来了那本曲簿,看能找到什么慰藉。谁知,翻开一看,里面竟夹着几张可救燃眉之急的钞票。
    

   
 遗憾之事    
    
勃拉姆斯和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的作者,彼此很是倾慕、钦佩。有一次,他俩在维也纳相遇,斯特劳斯把签名册递给勃拉姆斯,请他留名。
    
勃拉姆斯在空页上抄了几小节《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然后在下面写了一行字:
    
遗憾的是,这并非勃拉姆斯的作品。
    
    
祥云缭绕天使   
     
勃拉姆斯的乐曲很大一部分是以抒情的旋律见长,因此总能使年轻女士陶醉不已。
     
有一次,勃拉姆斯被一群女士团团围住,她们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搞得他心烦意乱,几次想借故脱身,但就是突不出重围。
     
无可奈何的勃拉姆斯取出一支雪茄抽了起来。女士们受不了浓烈的烟味,就对他说:
    
“绅士是不该在女士面前抽烟的。”
     
勃拉姆斯一边继续吞云吐雾,一边悠然地说:“女士们,哪儿有天使,哪儿就一定祥云缭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著名的乐队指挥布鲁诺·瓦尔特(18761962年)到了美
    
国。他首次指挥纽约交响乐团时,发现第一大提琴手沃伦斯坦无论是彩排或正式演出时都有
    
意不听指挥。
        
“您是一位志向非凡的人,沃伦斯坦先生,可您的抱负是什么呢?”瓦尔特没有当众责
    
怪他,只是请他来个别交谈。指挥家的态度非常友好。
        
“成为一名指挥家。”大提琴手答道。
        
瓦尔特笑着说:“那么,当您成为乐队指挥时,我希望您永远不要让沃伦斯坦在您面前
    
演奏。”
    
    
弹琴和补靴  
      
库勒克是德国的大钢琴家,有一次被富翁白林克请去吃饭。白林克过去是个鞋匠。进餐
    
完毕,主人要求客人弹支曲子,库勒克只好从命。
        
不久,音乐家也邀请白林克来吃饭。饭后,他捧出一双旧靴来。富翁感到很奇怪,库勒
    
克说:“上次你请我,是为了听曲子;今天我请你,是为了补靴子。”
    
    
作曲家的塑像  
      
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萨拉萨蒂,听说有几位崇拜他的阔佬要为他立一座塑像。萨拉
    
萨蒂向别人打听:“建这座塑像要花多少钱?”人们告诉他,大约要10000比塞塔。作曲家
    
十分吃惊:“干脆我自己站在基座上好了,只要5000比塞塔就行。”
    

    
不必自寻烦恼

    有一次,歌德和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年)并肩散步,过往的行人们不断地
    
向他们致意问好。次数一多,歌德就不耐烦这频频的还礼了,不免大发牢骚。
        
贝多芬笑着劝慰他说:“阁下,您用不着烦恼,也许他们是在向我致意呢。”
    

    
一套乐谱  
    
贝多芬逝世后,恰鲁比尼成为欧洲的音乐巨子。
    
有一次,一位时髦派音乐家带了一套乐谱去见他,伪称那乐曲是大音乐家曼哈所写。但
    
恰鲁比尼仔细审视一遍后,断然说道:“这决不是曼哈写的,实在太坏了!”
    
那位来访者又说:“那么,如果告诉你这是我写的,你会相信吗?”
    
恰鲁比尼笑笑说:“不,你还不能写得这样好呢!”
    
    
音乐家的简历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18111886年)到西欧去旅行。在一家高级饭店住宿。对
    
于这家饭店烦琐的登记手续,音乐家这样写下了自己的简历:
        
职业:音乐家
        
出生地:帕那萨斯
        
由何处来:由迷惑之中来
        
到何处去:到真实之国去
        
帕那萨斯是希腊神话中作为太阳神和文艺女神的圣地,李斯特和饭店的侍者开了一个小
    
小的玩笑。
    

    
停止演奏的理由  
      
一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演奏。他开始演奏了,沙皇还在谈着闲话。于是,
    
他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弹了。他谦卑而骄傲地欠身说:“陛下说话,小子理应缄
    
默。”
    

    
“无才”偏要高价 
       
斯特拉芬斯基(18821971年)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美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为美国人所熟知的乐曲。一次,有位电影制片人出价4000元邀请斯特拉芬斯基为好莱坞的
    
一部电影配乐,被他当面拒绝,理由是钱太少了。
        
制片人争辩道,另有一位作曲家也以同样的价为一部新片谱了曲。
        
作曲家分辩说:“他有才呀!我没有才,干起来就要吃力得多。”
    
    
高龄的原因 
       
马尔科姆·萨金特(18951967年),美国音乐指挥家和风琴手。他为古典音乐在年
    
轻听众心目中的复活尽了很大的努力。
        
在他70岁诞辰时,一个采访者问他:“您能活到70高龄,应该归功于什么?”
        
“嗯,”指挥家想了想说,“我认为必须归功于这一事实,那就是我一直没有死。”
    
    
一人买两票 
       
美国钢琴家波奇,有一次,在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时,他发现全场观众很少,还不
    
到半数。他从心里感到很失望。
        
这时,只见他从容地走到舞台前面,对观众说:“你们福林特城的人一定很有钱,我看
    
你们每个人买了两个座位的票,真阔呀!”
        
话刚落音,全场欢声雷动起来。
    

    
魔一般的心灵感应  
      
为了集中注意力,同时感受到乐曲的微妙境界,当代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小提琴演奏家
    
朱尔斯坦在指挥和演奏时,都有闭眼的习惯。
        
这两位天才的音乐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们甚至认为指挥家和首席小提琴手几乎有着魔
    
一般的心灵感应。他俩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卢塞恩。这次演出曾打动了无数观众。
    
后来,当人们问起朱尔斯坦为什么要闭眼时,他说:“我们彼此看不见更好,这并不会出
    
错,音乐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整个演出我只睁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
    
闭着眼睛在指挥,我赶忙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

网页制作:赵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