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专家专栏区 >> 齐从容音乐教育文选 >> 文章正文 |
|
||||||
卡拉未必都OK | ||||||
作者:齐从容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7 | ||||||
卡拉OK是一种大众化的文艺载体,它诞生于70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初、它已从沿海城市逐渐扩展到我国广大普通的城镇、乡村乃至一般家庭里。一时 间成了很时髦的、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手段。不少宾 馆、餐厅里,由于开设了卡拉OK包厢,顿时提高了裆次和价码、一些商贩、老板也可以拿起话筒附庸风雅地吼上一番,借以表示自己的开心与开放。 然而,卡拉OK却只能让演唱者绝对服从于机械性的伴奏、或者随着那些磁带、光盘音响中的字幕和画面,紧密地跟唱下去。因而歌手很难有随意发挥和表 现自身水平的机会。在音调[定调高度] 和节奏等方面,大大局限了演唱者的积极性,只能是“艺术上的奴隶”也养成了演唱者的“惰性”, 在许 多情 况下,卡拉未 必都OK。简评如下--- 一, 由于卡拉OK限制了歌手的潜力,无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演唱也就单调、乏味,显得平淡。特别对一些条件较好的歌手,只能制约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影响其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二, 卡拉OK抑 制了美声和民 族歌 唱艺 术的发 展。因为它们的音带和光盘多以通俗流行歌曲为主要曲目,演唱者多以业余和群众歌唱爱好者为主,无需什么技巧和方法,只会给通俗音乐起到宣扬和导向作用。稍有演唱技巧和方法的美声和民族唱法的人,很难在卡拉OK演唱中发挥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因而卡拉OK只能侧重于“普及”而忽视了“提高”; 三, 卡拉OK影响了声乐教学和乐理知识的学 习与推广。演唱者多以音带、光盘为储存依据,把它们当作固定模式的“硬件”。所以,很难按照演唱者的具体条件去施教,其声音技巧难于提高。多数卡拉OK演唱者不识谱、音准感较差,也不想去学习乐理知识,只满足一句句鹦鹉学舌地跟着音带、光盘去唱,只能造就低素质的乐盲; 四, 卡拉OK影响了群众乐队的发展与存在。以往群众中业余乐手组织成的小乐队,由 于近年来卡拉OK和MIDI伴奏带的制作,现场乐队伴奏的情况减少或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性的伴奏带,虽然方 便了业余演唱活动,实乃“弄巧成拙”之举。 诚然,卡拉 OK可以满足一些人的自我现场表现欲,有利于群众性的自娱自乐的文化活 动。但是若从健康的宣传教育和提高全民艺术素质的角度来看:卡拉 OK的最大弊端就是“抑制艺术个性的发展”难以表现艺术歌曲的神韵和精 。虽然卡拉OK 活动很普遍,但文化主管部门应从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和提高创新等方面去改善与处理,应该清楚地看到卡拉OK带来的负面效应,应制定妥善的措施、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能弥补和替代卡拉 OK“弊多利少”倾向的、新兴的艺术形式来。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