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偏远地区学校已经五六年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有艺术教师的学校也多为兼职老师,连最基本、最常规的专业知识都无法回答;有的学校有兼职艺术老师却根本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很多地方艺术教师缺口达80%以上…… -------这是成都首个民间艺术支教团体发起人刘鸿川历时近一年调查成都偏远学校的结果。 今日,取名为“童心”的成都首个民间艺术支教团体筹备近一年后正式宣布成立,并将踏上第一次支教路程,为邛崃一所中学的孩子带去他们的微薄力量。 Q Q 群上建支教团体 在一个名为“艺术支教团体”的QQ群上只有不到10名网友,网友“钢琴”是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也是其中的管理员。 1月2日,元旦假期,当大多数市民都在悠闲休假时,“钢琴”第一次召集了支教志愿者们开会。“边远地区的一些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所以我们第一天就要分组负责教会全校孩子唱国歌。”第一次支教除了确定教学生唱国歌外,还要为学校集会、升旗仪式确定音乐。 “钢琴”真名叫刘鸿川,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却是这个民间艺术支教团体的发起人和策划人。“真正为穷苦地区的孩子们做点实在事”是激发他做这件事情的初衷。 2000年,刘鸿川第一次走进了穷苦地区,真正感受到当地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艰辛。“我们到邛崃最偏僻的南宝乡学校开展活动。是冬天去的,那里的孩子居然连鞋都没有穿,即使有学生穿了,也是一个通红的大脚趾头露在外面。”刘鸿川有些心酸地说,当他与学校校长聊天后才知道,这里竟然五六年都没有开设音乐课了,而且周边地区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音乐课。在那里的短短两周,刘鸿川感受到了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对音乐老师的企盼。 校长一句话萌发支教想法 然而,让刘鸿川真正打定主意成立一个支教团体,却是2005年,一位山区校长的一句话。 2005年,刘鸿川主动申请到邛崃天台山中学支教两周。在那里上课的第一周,刘鸿川只是感觉学生老师们特别喜欢上音乐课,很多语数外老师总是齐刷刷地来听音乐课。第一个周末要回成都了,那里的学生误以为老师要走了,有的女学生甚至哭了……“我们这里有六七年没有开音乐课了,学生们谁不想唱唱歌啊?可是谁来教啊?”正是校长的这番话,让刘鸿川有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常态的大型艺术支教平台。 刘鸿川开始调查,从邛崃火井学校、油榨乡学校、高何中学、南宝乡学校、天台中学、天台小学等地,到龙泉、金堂、新津、双流一些学校,他甚至还打电话了解四川其余市州的学校,发现艺术教师奇缺、学校几乎开不起音乐课,在偏远山区很普遍。 “知道吗?当我每去一所学校,即使经济不宽裕,淳朴的当地校长也要执意解决我们的住宿、餐饮,甚至有的校长还咬牙补助离开的交通费用。”想起自己为数不多的支教,刘鸿川有些心酸,“这些校长们也是为了娃娃,我们为什么不能做点什么呢?” 希望更多老师加入进来 从孤身一人到20余人的小团队,成都的老师们加入了;从一个人宣传到重庆网友建立艺术支教团队QQ群,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个团队;从四川到重庆、再到北京、江苏……通过宣传,也有更多人萌发了加入这个志愿团队的念头。 在一年时间里,刘鸿川和他的艺术支教团队制定出了志愿支教方式和时间,招募对象也从在职老师扩大到了所有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他们今天的第一次支教活动将走进邛崃,让那里的孩子感受到艺术熏陶。“其实我们目前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刘鸿川说,因为自己的圈子都是在职教师,而很多教师都担心请不到假,影响工作,一再犹豫是否加入支教行列。“这个事情还需要学校的支持,因为大家都很支持我,我才能做出今天的事情。”刘鸿川希望能有更多的非在职教师加入进来,今年3月和6月,他还打算走进阿坝、西藏林芝牧民区,为那里的孩子送去自己的一颗爱心。 “我们在努力,我们也会继续努力。”面对这个民间团体的艰难起步,包括刘鸿川在内的所有老师都觉得应该继续做下去。“我们不会让这个活动仅仅是走个形式,我们的目标是把艺术支教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