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
|
||||||
浠水民歌即将“传”进中小学课堂 | ||||||
作者:王峰张晓… 文章来源:浠水新闻-洪啸音乐教育工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3 | ||||||
从2011年9月23日开始,浠水县师训科、继续教育中心联合组织了为期3天的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与以往不同,此次培训的重点旨在推动浠水民歌进入该县中小学音乐课堂。 当天上午,年逾古八旬的浠水籍资深地方戏曲音乐作曲家、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吴世华,应县教育局邀请,为全县参训的50余名中小学音乐教师作题为《浠水哦呵腔特点讲解及演唱》的专题讲座。下午,浠水县知名音乐人叶小青就浠水民歌做详细介绍和范唱。 哦呵腔又称“鸡鸣调”,是鄂东一种古老的地方民歌。2008年,“浠水哦呵腔”被列入黄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浠水县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过去,哦呵腔并没有曲谱,全凭代代口传身授,吴世华利用专业优势,第一次对它进行记谱,实现了纸质化。他还通过改革唱腔,解决了高腔配弦乐的难题,做到了弦乐、唢呐、打击乐同时并用,大大丰富了韵味。他尝试用“哦呵腔”移植现代京剧样板戏《平原作战》、《沙家浜》等曲目,新近编著并出版浠水民歌类书籍《浠水哦呵腔唱功艺术》、《春风吹来百花开》等,新创作《十把扇子》、《县委书记下乡来》、《浠河美》等30余首歌曲,深受浠水群众喜爱。 浠水民歌是省级“非遗”。浠水民歌旋律优美动听,富有特色,歌词生活气息浓厚,生动传神。浠水民歌的篇幅以短、中篇为主,长篇叙事民歌较少。描写男女婚姻悲剧的《陆英姐》,长达770行;反映清军同太平军作战时期浠水人民生活状况的《兵荒歌》,也有230行之多。这两首长篇叙事民歌,语言生动朴实,描写生活逼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前者可称为浠水的“长恨歌”,后者是研究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历史的珍贵资料,均可称为浠水民间艺术瑰宝。革命民歌的数量也不少,流传较广的有《这是新四军》、《劝郎去当兵》、《白军叹苦》、《六连打冲锋》和《妇女放哨》等。 浠水民歌走进中小学课堂,这将有利于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将有利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据悉,该县教育局长王建华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尤其喜爱二胡独奏,对浠水地方民歌亦颇有爱好和研究,对于浠水民歌进课堂、京剧进课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