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文章正文 |
|
||||||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2 | ||||||
在罗马,1602年罗马教堂上演了卡瓦利埃里(E·Cavalieri,约1550—1602)的宗教道德剧《灵魂与肉体的表白》;1633年,兰迪(S·Landi,约1590—1655)的歌剧《圣·阿列修》在巴贝里王宫三千座席的剧院上演。该剧的舞台设计和机关布置以及芭蕾和幕间合唱,显得豪华壮观。
在威尼斯,C·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首创激情风格,强调旋律的表情作用;扩大乐队编制,首创震音、拨弦等演奏手法;广泛使用不协和音和不作预备的七和弦;转调自由。其早期歌剧《奥菲欧》(L`Orfeo,1607)和《阿里安娜》(Arianna,1608)均取材于神话故事,1642年创作的《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 one di poppea)是最早采用历史题材的歌剧,作品以宣叙调为中心,自由运用各种类型的咏叹调,开创了意大利歌剧的新纪元。
1637年2月,世界第一座公开演出的歌剧院——圣·卡斯阿诺(S·Cassiano)在威尼斯开幕,从此新型歌剧逐渐从宫廷娱乐转变为面向公众的艺术。
在那不勒斯,普罗文扎勒(F·Provental,约1627—1704)师承威尼斯乐派,发展了活泼灵巧的抒情风格,预示了aba形式的返始咏叹调,成为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该乐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A·Scarlatti,1660—1725)一声创作了《泰奥多拉》、《阿尔米尼欧》、《米特里达特·尤帕托》、《奥多阿尔多》、《埃拉克雷阿》等115部歌剧,多为正歌剧。斯卡拉蒂确立了“快-慢-快”的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成为交响乐的先声;带Da capo的返始咏叹调亦成为其咏叹调结构的一大特色。他的宣叙调有干念式的清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器乐宣叙调两类,演唱上广泛运用美声技巧,音乐的戏剧表现力和抒情功能也被强调。
亨德尔(G·F·Handel,1685—1759)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正歌剧的又一重要作曲家,写有近50部歌剧,其中36部于1711—1744年间,在英国演出。代表作有《李纳尔多》、《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等。不少作品以宣叙调表现剧情,返始咏叹调则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部分作品以阉伶歌手担任主角。阉伶歌手(Castrato)就是以残酷手术为尚未发育成熟的男童阉割,成人后嗓音既有女声的清纯甜美、又有男性的充沛肺活量,并擅长演唱高难度的华彩花腔。
意大利正歌剧的两幕之间,常常穿插一些诙谐风趣的喜剧性表演,逐成独立演出的“幕间剧”(Intermezzo),18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发展的喜歌剧(Opera buffa),亦称谐歌剧。内容往往是仆人、村夫、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剧情简单、篇幅短小,语言接近生活会话,音乐轻松活泼,富于滑稽幽默情趣。1733年,意大利第一部喜歌剧——佩尔戈莱西(G·Pergolesi,1710—1736)的《管家女仆》(一译《婢作夫人》)在那不勒斯首演,此后更在巴黎引起轰动。
18世纪初有过意大利正歌剧与法国抒情悲剧的意见纷争,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40余年后,又曾引发过关于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喜歌剧的争论,从而促进了法国喜歌剧创作,产生了卢梭的《乡村卜者》、格鲁克的《不期而遇》等作品。
17世纪后半叶,正当意大利歌剧发展如火如荼之时,歌剧旋风吹到了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国王宠信的舞蹈家、音乐家吕利(J-B Lully,1622—1682)从向被法国人所轻蔑的意大利歌剧中获得灵感,将法国古典悲剧、宫廷芭蕾以及宫廷歌曲相结合,先后创作了《卡特穆斯与哈摩妮娅》、《阿尔切斯特》、《普赛苔尼》、《法厄同》、《阿玛迪斯》、《罗兰》等20部歌剧。吕利不称自己的作品为歌剧,而叫做“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gue)。他的宫廷芭蕾和抒情悲剧序曲均采用“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结构。
拉莫(J-P.Rameau,1683—1764)是法国歌剧史上的又一重要人物。他50岁起先后创作了16部歌剧,主要作品有《伊波利特和阿莉茜》、《卡斯托与勃吕克斯》、《达达努斯》、《那法尔的公主》、《普拉泰》等。他传承吕利的抒情悲剧传统,同时也创作喜歌剧。淡化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明显划分,节奏细腻、语音清晰的宣叙性音调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构成含独唱、合唱、器乐间奏等,芭蕾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插曲段落分明,颇具欣赏性。作品中功能和声的运用,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话剧艺术和假面剧(masque)向富活力,而歌剧作为独立品种直至1656年才产生了集体谱曲的第一部本土作品《围攻罗斯特》。此后,普赛尔(H Purcell,1659—1695)写有40余部戏剧配乐,其中唯一的一部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于1689年在伦敦首演。该剧谱从适合于莱文歌词韵律的节奏和音调,音乐性格热情生动,和声语言洗练扎实,成为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英国歌剧。
1728年由佩普什(J.C.Pepusch,1667—1752)编曲的《乞丐歌剧》,是英国最早和最著名的民谣歌剧。全剧从一个乞丐和一个演员的对白开场,故称“乞丐歌剧”。角色皆系盗匪、小偷、妓女等下层人物,音乐采用流行民歌填词。民谣歌剧传到德奥,促成了音乐喜剧即歌唱剧的诞生。
在德国,最初佛罗伦萨歌剧《达芙妮》经修改的德译台本由许茨(H.Schutz,1585—1672)谱曲,乐谱业已散失。1678年汉堡建立了公众歌剧院,陆续上演不少意大利歌剧,德语歌剧也同样受到法国风格影响。 |
||||||
文章录入:ludwig 责任编辑:ludwig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