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师自修园地 >> 文章正文 |
|
||||||
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 ||||||
作者:林丽娅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 | ||||||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体验。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乐本篇(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时起,有许多的学者、作曲家把一些标准的行为规范,理想的道德行为编成了童谣、谱成了歌曲让孩子和学生们传唱,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健康的音乐能使人低沉消极,黄色歌曲、低级下流的音乐能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音乐作品,则给人以振奋、鼓舞和鞭策。 二、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健康的道德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身心由人的生命有机体和情绪、个性、性格等心理因素构成,即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那么什么是人的健康的道德行为呢?我认为,除了智力正常、意志坚强,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以外,最普遍、最鲜明的标志是人的情绪稳定和有愉快的心境,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是符合社会道德,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是健康的道德行为。 音乐作为强调情感性的艺术,它感动的是人的心灵,这种感动是能够与人分享的,可以消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托尔斯泰认为:“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一定的艺术形象就是某种特定情感的化身,它点燃人们内心情感的火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其不仅对自身,而且对他人开始理解和关注,为他人的幸福而欢欣鼓舞,为他人的灾难痛苦扼腕叹息。当学生醉心于古代或他国的音乐文化中时,就会与之产生跨时空的精神共鸣,发现人类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音乐表演特别是集体表演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克制自己的表演欲望而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在多声部音乐表演中,学生担任的声部在织体中所处的地位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是主旋律,一会儿是低音声部,恰似人的社会角色频繁转换,一会儿是主角,一会儿是配角,可以帮助学生洞察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自己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避免过分的好高骛远和自卑心理。较准确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能正确面对人生的荣辱成败。 三、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理想人格 音乐比其它艺术形式更能打动人心,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独白、真情的涌现,它对心灵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一切美丽激昂的语言。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强调了理想人格的形成有赖于音乐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的形成与精神的升华是分不开的。 艺术作品具有提升人格的特殊力量。音乐尤其如此。一方面,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理投射的过程,这种心理投射比其他艺术更为集中;另一方面,音乐活动的本质是对音乐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就是用人为形式特意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生命得以升华的境界。音乐是最典型的表现艺术,是主情的艺术,一部音乐作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黑格尔说:“音乐是透过人心灵与主体合而为一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的基本任务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 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道德理想,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和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音乐教育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显现创新价值等方面独具魅力。一是从歌曲的创作来看,本身就是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新过程;二是从作品的表现方式来看,无论是创作手法的创新、体裁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新(包括老歌新唱、老曲新词)都体现了二度创作的创新过程;三是从以情启智方面来看,音乐审美活动不仅能增强人探索真理的热情,激发创造性思维,而且还能启迪人的智慧,拓展人的思想空间,指导人们对科学规律的探索。 五、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谐的人” 教育是培育人的工作,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音乐教育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培养“和谐的人”的有力手段。培养“和谐的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 首先,一部优秀作品必须是和谐的,哲学上认为“美就是和谐”,音乐之美就表现为和谐之美。其次,人们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美、更为高尚,人们可以自觉地按照高尚的审美理想去审度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和行为,同时根据美的标准和尺度去判断自然、社会、人的丑美,而整个社会审美心理的普遍形成,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和人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大环境。再次,音乐表演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个人表演可以展现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展示自身才华的能力;群体表演则能培养学生彼此尊重,互相协作、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互相竞争和相互激励的良好意识,具有全面的驾驭和组织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 为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效,首先要提高认识。在实践中我们应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理解音乐教育的教育性,认为“教书也就育人了”;另一种是牵强附会,把一堂音乐课都上成政治说教课。其次要加强师资。教师要全身心地体会所教内容的内涵,挖掘其思想精华,再用所获得的体会和所学知识去教育、引导影响学生。其三要加强教研。无论从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认真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内容健康、方式灵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达到音乐教育与德育“双赢”目标。最后要注重实效。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主要是因为音乐教育具有辅德功能,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快乐,但德育与音乐教育不能划等号,不可互相代替。教育实践中要做到教“歌”不忘育人,但切不可人云亦云或哗众取宠。无论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是文化素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都能得以提高,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