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幼儿音乐教育资料 >> 文章正文 |
|
||||||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 ||||||
作者:曹冰洁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0 | ||||||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曹冰洁 一、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确立的观点。 一、目标意识 现在的音乐活动目标是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重视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为幼儿提供满足幼儿需要的经验,刺激他们在所有的发展领域--身体社会性,情感、智力等方面中的学习,我认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心里想的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我认为在音乐活动中,教乐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我在不挑选孩子的情况下,认真去寻找,探索如何发展幼儿自身的才能,并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方法。因而,教师让幼儿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重视人格建构,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将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设计的活动,制订的目标均注意估计到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贩的水平。教师追求长远效应,并能发现幼儿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尽力在交往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习积极情感。 二、教育内容 现在的音乐课程内容在选择中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我在改革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即童龄妙音,童龄妙舞、童龄妙画。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因此,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使幼儿理解,并能运用音乐的手段加以表现。幼儿个个积极参与,兴味盎然。改革中的音乐活动内容并不是都有现在的直接给幼儿的,虽然我编制了许多音乐活动内容,但有许多都需要教师综合适用各学科的教育手段进行的,并且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去探索、挖掘和思考。如“春游之声”(或娃娃去春游)这一活动,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春游过程,总结春游途中对春天的感性认知,运用语言清晰明了的表述,让幼儿通过图画将过程描绘出来,在幼儿与教师的共同讨论,实践中,幼儿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敲奏出不同的节奏,最后创造性地用音乐的形式再现。 三、教学方法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秋游”“我的一天”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也是建立在经验思维理论的基础上,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方法: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法,感受体验法,情感陶治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法……等。这些方法取代了单纯示范、讲介、模仿。注重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摆弄(乐器、道具)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介知识。现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尤其是争着在木琴上敲奏歌曲(熟悉的),如果是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幼儿只能获得音乐知识、锻炼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音乐活动中非常强调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这样才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这些技能技巧的培养是在幼儿实现独创概念之后出现的,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个别地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幼儿人人会运用音块琴敲歌曲(会唱的)我较少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介和情感,如幼儿运用音块敲奏“自己的歌”“节奏火车”等游戏活动,都是需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创造,通过幼儿无数次地敲奏活动,他们的乐句感觉渐形成了。 四、教学过程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但也不忽视教育结果,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作用。音乐教学活动大多数显性的结果是关系到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获得,如唱歌好进幼儿的发展来说,还有许多非音乐性的隐性的结果不可忽视,如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情绪、相互合作自信心、成功感、坚持性……其实在幼儿认真参与活动中,因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能注重过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你能注重教育过程,真正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幼儿在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中,从自发性学习进入自觉性乐感的形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多次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集体操作的方式--起到互相迁移促进;有个别操作的方式--让每个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建构音乐玩素,教师在其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作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拔。 首先,激励幼儿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始走进音乐,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做起,如听sol mila;听着音乐随着节奏学说自己的名字;学唱“自己吃饭”歌曲:再到生活中去寻找高高低低,快快慢慢、轻轻响响的声音。幼儿一举手一投足立即能行动起来,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都有机会通过音乐表达美和欣赏美,因为,那儿放置了许多能供幼儿操作的木琴铝饭和小乐器。幼儿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从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 其次,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活动过程中,使之体会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如幼儿扮各种小动物听音“找家“使刚步入音乐活动的幼儿,能在愉快的情绪中较轻松地听辨solmila的音高,我不是急于看幼儿听音找对吗,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观察分析,幼儿产生听辨的困难何在,然后以极大的耐心加以指导,“等待”幼儿在一次次音乐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听准找对“家”。让幼儿通过观察与周围人及实物相互作用,尝试着自己去解决具体问题。他们就可以原在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 最后,我们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如幼儿在木琴上敲奏乐句,一开始宝剑是无意识地摆弄,只是用小捧在琴上敲出音来,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必须明确:幼儿是在“做”和“在动作中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善起来。幼儿开始通过摆弄音块尝试乐句敲奏时,他所应用的大部分结构是无意识的,但已能有所作为了(因为是他们自由放松地敲自己认为的乐句)而他要真正“感觉到”乐句就是在玩中学的,应有一个过程,教师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教师如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幼儿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从混纯到分化,从认识到外壳现象向认识内部本质的发展,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教师角色应是个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发掘者。 其次,评价中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我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其能从自主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学习,营造一种相互讨论的气氛。因为,幼儿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他们的音乐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花蕾”在教师创造的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生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花朵”都渐渐绽开。如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段抒情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作画(中班)在评价时,幼儿相互交流、讨论。有个幼儿提出:“王伟画的太阳不对了,”我一看,哦,原来他把太阳画有尖尖头,但我不是轻易否定,而是让王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他慢条斯理地说:“我没画错,国庆节我去宁波乡下去玩,在船上看到日出,我画的是太阳从水里跳出来的时候,下面有点尖的。”这里其他幼儿都认真地听他讲着大海上的太阳的故事……又如五个幼儿在敲奏歌曲“好朋友”时,速度总跟不上琴声和歌声,而且常敲错音,我没责备,也不直截了当急于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而且引导幼儿共同进行评价,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观察两种方法的敲奏,评价运用哪种方法敲奏好。我先模仿幼儿敲奏的方法,(将手中的两根棒锤离音块高高的)再用正确的方法演奏(手中的两根棒锤离音块低低的)引导全体幼儿仔细观察,帮助他们寻找原因,这一下全体幼儿个个聚精会神地看,不一会儿讨论开了,最后终于找到关键点:敲奏时棒锤应离音块低一些,这样容易敲准,速度也跟得上,幼儿通过观察辨析,解决了敲奏技巧上的问题,而且是每个幼儿受益。因而,我在评价中较注重调动、推进幼儿与材料间,成人与同伴间的互动,评价的效果是能激励每个幼儿动起来,思考起来,致于幼儿“编”得怎样,那并不看得过分重要,评价中要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与教师讨论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方式,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班末期与大班上期时,幼儿将会在音块上敲奏自己学唱的歌曲,而且对他们来讲是一件既有兴趣又轻松自如的事情,在这许许多多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大胆地在集体中操作尝试的勇气,使之充满自信心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第三,强调幼儿学习过程--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不光要研究教师怎样教,而且要研究让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过去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幼儿的学。裨上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幼儿,限止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这里迁涉到一个“教会”与“学会”的关键问题。“教”是为了“学”教师应当去观察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及生心发展阶段的需要,探寻幼儿学习奥秘与规律,努力做到为了幼儿的学而教,教师应当从幼儿的探索思维能力,发掘其创造力。并使个别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变成全班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自觉去谋求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表现。如幼儿在掌握力度的强弱基础上探索力度的起伏创作的画,表示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图一:有人在打呼呼噜有力度起伏;图二:房子屋顶有力度起伏)然后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创造用动作将力度的起伏表现出来。如动的兴趣与信心,幼儿一定会积极主动,人人都会得到发展。 二、现代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转变的观念 教师不应把眼光盯着挑选条件好的天才孩子身上,应着力在教育过程中寻找,探求如何发展儿童自身的才能,寻求培养的方法,然后把这些培养手段引进教育教学中,因为人的才能是后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任务不仅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每个幼儿潜在的创造能力并促使这种能力的发展。 改革中的幼儿音乐教育应做到“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幼儿通过自已的音乐实践活动、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素质,发掘潜在能力,培养个性。如中班幼儿从敲击开听辨两个物体的声音中悟“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接着幼儿听辨、模唱敲击sol mi la三个音上敲奏简单乐句,如53 53 | 6 - |; 3 5 | 66 5 |……这即是幼儿的创造了,以后再加上do re fa ci等音,幼儿表现大海波浪、风中柳树、飘动的气球……也许有的动作不一定使成人满意,但这样的教学强调了对幼儿“学”的研究。它不单纯地追求“成品”掌握的效果,是重在追求教学过程中幼儿各方面的反映。因为教学过程是体现幼儿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认知过程。在抓住学习过程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每个幼儿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及创造能力。有利于幼儿知识,智能与个性的培养。很可能在一二个活动的短时间不能马上见效,但对幼儿是起着潜在影响,是着眼于幼儿的未来。 注重幼儿主动活动--从教师决定一切转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 在改革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教会幼儿动脑筋,敢于表现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从小养成幼儿自己学习,动手创造的能力和习惯,这种独立思考和具有自信的个性为幼儿今后学习任何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相信幼儿的探索能力与思维能力,努力为其创设一个适应他们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每个幼儿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敢表达自己的见解。经常采用这样的双边活动教学形式,他们不但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学习主动积极,创造独特性也越来越强。他们的创造往往超过了教师的估计,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情感不断增强,在这种探索和创造活动中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便于教师发掘幼儿的潜在能力。 三、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光有爱的情感而没有爱的艺术是不行的,为了事业、为了孩子,教师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注重实践寻找规律,练就一套过硬本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长期以来,教师均被比喻成“春蚕”“红烛”,可这只是强调了者献身精神的一方面。用发展的观点看,丝,越吐越少,吐完了怎么办,蜡,越燃越短,燃尽了怎么办,“春蚕到死”“蜡烛成灰”的境界是高尚的,但还不够,除了勤勤恳恳献身事业外,教师还要孜孜以求不断充实,把对教师这职业的认识与教师本人的自我认识,提高更高层次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更新。它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供动力。另外,教师在师生双边活动的活动中也会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幼儿对教师也常会起着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幼儿从不会学习发展到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发现自我的乐趣,认识到本身的社会中的价值,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果,从而增加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会自强不息,永不满足,认识到昨天的正过去,明天的还未来到,重要的是今天,从现在做起,不断对自己提出下阶段目标。如教师看到幼儿个体差异时,当他发现幼儿中存在的问题时,他会从中得到无言的鞭策,从而产生对自我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教师从学生的发展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或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时,教师会从幼儿的教学反馈中寻找到努力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这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奠基工程,每个现代人都将从这里起步,幼儿教育这项事业是用生命去照亮的,同时它也照亮了生命。 求实 教育技能的提高 教师要提高观察与评估的能力。不但在理论上认识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了解幼儿并能给其适时适量的帮助,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幼儿的伙伴介入参与幼儿活动,通过注视,幼儿活动后发现幼儿的问题,然后,根据幼儿的情况对其所进行的活动给予纠正、解释、批评、表扬、建议等简短的指导,或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师生共同的双边教学活动,只有仔细的观察评估,才能好地进行师生共同的双边教学活动,只有仔细的观察评估,才能使师生间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调整。观察是了解幼儿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观察意向,并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评价每个幼儿,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能迅速准确地把握幼儿心理活动,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而观察了解幼儿是音乐教育过程的开端与基础,评估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提高创设利用环境的能力,应围绕音乐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需要创设环境。如提供乐器、木琴、铝板琴等,并能吸引幼儿与环境发生作用,内化已获得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幼儿的参观城隍庙后,编唱歌曲“逛逛城隍庙”,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城隍庙的所见所闻……教师应注意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使幼儿获得一种安全感、自信、积极地参与活动,师生关系是和谐、信任、平等的,教师应多为幼儿考虑,如教师让在角度位置是否每个幼儿都能看到,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出的要求是否能使幼儿明了易懂等。 教师要提高传授知识的能力,教师应思考的是启发引导还是灌输知识,教师不但在理论上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目的观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等,教学观上注重探索发现法教学等,学习观上认识到幼儿是主动学习的等,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不应将幼儿当容器硬灌知识,而应在启发引导中,让幼儿产生认知冲实,进而激发幼儿兴趣,让其去思考,主动去获取知识,怎样启发引导是个重要问题,这里包括教师的“语言”及“提问的技巧”,这些均是关键,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扩展自己的思维,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具有创造的意向,达到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统一,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情感,形成态度。 教师应提高组织和设计活动的能力。建立必要的常规,是组织活动的保证,既要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又要建立必要的常规,坚持正面教育,以幼儿喜爱的形式与方法,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音乐活动中听的习惯、自由动作的发挥等,努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有了常规的保证,教师设计的活动才能得到正常进行,教师应以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的观点设计组织音乐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动机与兴趣,让幼儿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应随时根据音乐活动的目标,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通过教师的调控,努力在“推进幼儿发展”上下功夫。 音乐素养的提高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也可以说幼儿的生活应该是充满音乐的生活,吃饭、穿衣、睡觉、盥洗、劳动等均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教师如能注意到这一点,就能使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使幼儿在音乐中领悟美,使音乐的力量渗入幼儿的心灵,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结合,互相促进,将音乐与语言、体育活动、常识、计算、德育及美术活动相结合,使教学取得更佳效果,教师能运用各种知识编成儿歌再谱成曲,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组织幼儿将日常生活中内容创编奏乐曲等,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师必须掌握最基本乐理知识,熟悉掌握简谱和五线谱的记谱法,了解简单的和声,曲式等及有关的作家、作品、乐器等方面的知识。 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表演方面的素养,应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弹奏方法,并能正确处理和表现歌曲,用自己的歌声、动作感染、激励、教育幼儿,同时又能为幼儿的歌舞、打击乐器作即兴伴奏,另外,还应具备创作、改编音乐作品的能力、创编歌舞的能力及为打击乐配器的能力。 幼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结合我国国情广泛吸收国外各种先进音乐教育理论(如奥尔夫体系、体态律动、柯达依体系,铃木体系,美国“综合音乐感”等)把幼儿音乐教育水平提到更高层次。 创新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