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小学
[内容摘要]:随着“原生态”在中国音乐界真正的回归。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机械、呆板问题,以及在音乐教学上过分推崇西洋唱法,崇洋媚外的取向也应该有了实质性的触动。本文就将如何对“原生态”音乐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
全国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虽已落下帷幕,但近这两届大奖赛新增的原生态唱法对音乐界,尤其是音乐教育界所产生的冲击和震撼却久久未能消散。在当今舞台演唱愈来愈千人一面、才思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原生态”的出现无异于给广大观众送来了别具风味的艺术大餐, 让人们领略了音乐的自然美, 久久陶醉其中而不乏; 给早已习惯闭门造车的程式化、概念化的现代音乐人送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使之惊喜又汗颜。十三届金奖获得者土苗兄妹组合悠长绵甜的长阳高长腔,气息悠长,歌声嘹亮, 直穿云霄,震撼人心,大有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之威力;十二届银奖获得者朝鲜族姑娘卞英花参赛歌曲南道民谣 《盘韶里》, 那气息的运用,声腔的润饰无不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她那嘹亮而花哨的颤音就像夜莺在歌唱,相信是专业歌唱者也不得不拍手称绝……。青歌赛“原生态”组的歌手们自然而酣畅淋漓的歌声, 是只有在幕天席地的原生态环境中才能产生的毫无雕饰的美妙乐音,一切都发于自然, 合乎自然, 最终融会于自然。所有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无不展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根源纯美和博大精深, 折射出各民族融于山水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质朴的生活理念,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既让人惊喜, 又引人深思。 “原生态”音乐就当前人们的理解而言, 它指的应该是没有经过专业院校传授或其它专业团体训练的土生土长、 原汁原味的传统唱法,且所唱歌曲是民间代代相传的、口传心授的、 集体创作的、 真正的“民歌” , 而不是署有词曲作者姓名的创作歌曲或改编歌曲。大凡了解民歌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以前的艺术院校都有不少民族民间音乐、歌舞、美术内容,但由于这些艺术院校的价值标准是西方的,或是前苏联的,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放置在西方体制中去评价、处理,没有真正的站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观念上去理解和传承。“原生态”歌手们用自己的传统民歌打开了国人的心扉, 动摇了“唯西方文化先进”的价值取向,提高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对抢救和发掘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提高民族凝聚力, 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都会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 这次“原生态”在“青歌赛”上的展示, 其意义远远超过赛事活动本身。原生态音乐所展示出来的新思路、 新方法、 新技巧对当前流行于城市文化中的已为人们所习惯的“崇洋标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原生态” 骤然成为学界以及音乐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由此不难看出, 我们的民族音乐也是有着巨大市场潜能的。而这一切, 事实上正是音乐教育所应追求的目标。可是, 由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长期僵化,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机械、 呆板和形式单调, 这些本应追求的基本目标并未能很好实现, 有时甚至事与愿违,造成很多孩子不会唱本民族的民歌,流行歌曲对原生态民歌的强烈冲刷,使得原生态民间教学逐渐被边缘化,相关的一些戏曲、曲艺、民歌课程也越开越少,甚至被无端砍掉。《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祖国的花朵们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根本与根源,这与自古以来“狐死必首丘”的卓尔情怀相去何远;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是格格不入!随着旅游业的急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逐渐加大,语言尤其是方言的大面积消亡,许多先进的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已源源不断地传入少数民族地区,迫使人们以往所固有的文化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更新。学校可供学习和参考的音像资料少之又少,民间采风没有经费支持;音像店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是西洋或流行唱法演唱的创作歌曲和五花八门的民歌新唱……因而,学生民族艺术营养严重不足。李君(2003)对来自各地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1700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看学生有多少人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调查结果令人很不乐观。壮族学生只有3%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音乐专业的壮族学生也只有有6%会,而瑶族和苗族也分别只有5%和29%。对于经典的家乡民歌,他们却很陌生,这是多么令人痛心。那么,学生喜欢民歌吗 ?同那些描绘着填满苦恼与烦躁青春期肖像的通俗歌曲相比 ,他们喜欢后者。追究其不喜欢的原因 ,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原生态民歌;是因为他们缺少原生态民歌的听觉积累。音乐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提出:“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正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宋祖英、谭晶等演唱家在纽约金色大厅的演唱,打破了过去只有中国人出国演唱外国声乐作品的格局,相信这种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乐的举措,会使我国民族声乐在向世界展示的过程中更加丰富精彩。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继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原生态音乐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其目的得以实现。然而怎样的教学才能使他们对原生态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听觉积累呢 ?切实的改变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恰当的将“原生态”的独特特点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将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渗透推进: 一、感受魅力,引导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原生态民歌的方言性是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是民歌艺术教学的难点。以前,学生一接触到用方言演唱的歌曲就发笑,认为得很难听,特怪。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进行比较,让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扬州方言来演唱歌曲《杨柳青》,让他们亲身感受用方言演唱歌曲为民歌带来的无限魅力。让他们通过观看往届青歌赛上的一些精彩片段,比较各种方言的演唱效果,感受原生态民族方言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经过反复比较后,他们认为民歌用方言演唱很好听,而且能用心的去唱好每一句方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们还要要充分注意向那些土生土长、 原汁原味的各民族的学生倾斜,他们的声音品质也许并不符合声乐标准的要求,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们的特质和特色, 有目的的因材施教, 引导他们循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成才。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 我国各地的原生态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众多的民族种类、丰富的民族语言、独特的民俗风貌,孕育了一批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歌艺术。在本世纪90年代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收集发现,中国民歌的搜集量多达40万余首。这样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优势,在世界各国中也比较少见。 针对丰富的原生态音乐教学资源,选材是至关重要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应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时代需要为导向,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且健康向上的原生态音乐为教学素材。对于原生态文化生存环境中的陋俗以及封建社会的迷信等糟粕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以引导,使他们树立反对愚昧、相信科学的唯物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民族审美观。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有所选择,有所引入,有所创新,为原生态民歌教学引入活水。 三、方法结合,深入体验 音乐人类学家指出音乐在不同种族文化圈或社会阶层(或群体)中都出现对异族文化或圈外文化无法理解的现象。俗话说的“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现今许多濒临灭绝的原生态音乐,在得到保存之后面临的又一大尴尬境遇就是知音难求。宝贵的民族财富引进学校虽然一时间门厅若市,但是学生作为外行人对“异”文化依然无法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缤纷的风情、习俗使他们的民族音乐都有各自的特色,所以要从学生容易接受的角度为标准,教师作为内行人要对原生态音乐及原生态文化积极引导、详细介绍。在介绍时结合地理条件、民族特点、历史成因、时代背景、文化信仰等综合因素,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加深理解使之转变为内行人。 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展示其他民族的异域风情;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即时分享;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加强本民族音乐,就不是本民族的音乐教育。”班级里定期开展“原生态民歌演唱会”、“原生态民歌歌舞会”,学生对学习原生态民歌的积极性会更高,在校园橱窗中介绍并推荐一些优秀的原生态民歌作品,课间校园广播欣赏歌曲,课堂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等等,从熟悉到热爱,从被动到主动学习,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小乐器奏一奏、跳一跳,教几个简易的民族舞动作,即兴发挥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对我们的原生态感兴趣。侗族大歌的和声组合、 苗族游方歌的气息运用等, 都已在实践中充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声音手段, 我们必须正视、 接受这些教材中没有、 经典常规尚未承认的艺术存在, 并加以归纳总结和提升, 有选择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以丰富教学手段, 扩展教学内容、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主动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这是原生态民歌学习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已经闭幕, 但可以肯定的是原生态唱法决不会就此销声匿迹, 它正日渐成为中国当代乐坛上的强劲之旅,在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殿堂中占据一席耀眼之地。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原生态唱法” 、 “原生态民歌” 虽给音乐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给我们启发, 促我们反思,有些地方还把本土和本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纳入了中小学的教材,舞台上也出现了熟悉的小歌手身影,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传统和习俗包括节庆活动正在嬗变甚至消失。 音乐只能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依存于这些传统和习俗的音乐形式正面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从事专业音乐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彼此需要的相依形势, 立足于音乐教育的本真, 主动适应并融会于这一艺术潮流, 在学术的流变过程中永葆活力, 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有一句话说的好:“原生态本身就是民族声乐的一部分。原生态与民族声乐,就是根与树的关系!。” “唱歌好 ,唱得芙蓉朵朵开 ,唱得鸡毛沉下来 ,唱得石头浮上来。 ” (广西壮族民歌 )唱得纸上枯萎的文字在当代的校园文化中生生返青!希望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生态音乐更好地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引领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进而真正认识华夏音乐的真谛,从而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①李君《多少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教育 2003,2 ②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4,4 ③臧一冰《关注“原生态”民歌对于当今中国的意义》[J]艺术评论 2004, 10 ④刘晓真 《专家谈原生态音乐》[J]艺术评论 2004, 10 ⑤陆小玲《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人文教育》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7 ⑥张晓农《原生态民歌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平凉日报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