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
|
||||||
让最美的音乐课—润化每一颗心灵 | ||||||
作者:万小和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5 | ||||||
让最美的音乐课—润化每一颗心灵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学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艺术是人类最高度的追求美的活动。美是艺术之真谛,是艺术生命之源泉,艺术是最彻底地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的领域,失去了美,艺术将充满危机,并走向消亡的境地。音乐教学必须与美为目标,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而且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想达到艺术的境地,就必须在其中融汇进美的创造和追求。同样,如果现代音乐教学不与美为审美目的,那么它就不能陶冶人的情操,作为音乐工作者,更应该把好的、美的、经典的音乐、流行美的音乐教给同学们,激发他们的共鸣,使精神得到进化。进一步塑造完美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决定着生命之力、情感之力、思想之力,决定着一个人对人生观的改变,对生活、对社会、对亲人朋友的认识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它同样包含着破坏力!而教美的音乐是使学生人格和心灵不断健全的必要途径。 当前,初中音乐新课程教材中,对教学的美学思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审美的角度来把握教学活动,引发了我们对现代教学艺术的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虽然与过去的教学艺术观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它更多的是实践和创新。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对现代教学艺术的发展作一概括性的描述,并作些初步分析。因此,如何把教材中最美的东西引出来,使博大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的教育好我们的学生。音乐是审美教育,美从那里来?音乐的美那里来?学生的审美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故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人,而不是培养音乐家。 美来自美好的纯洁的心灵,司马迁曾写到到:心正、身正、则音正。要达美的境界首先应正其心,正其身,正心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纯洁他们的心灵。 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如何把握好当前音乐美的教育呢? 首先:音乐教师须拥有立体美 教师是学识和教养的统一体。端正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得体的着装,是教师立体美的要素。都说演员是美的化身,但教师与演员都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和塑造人的重任。 曾具有乐坛“美男子”之称的我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他在舞台上奏出旋律是美的,服饰的色彩是美的,塑造的形象也是美的。观赏他的音乐会,人们享受到的是视觉、听觉和感官上富有神韵的立体感。据说他在八十年代初到澳大利亚演出时,每奏完一曲,掌声会持续数分钟之久。其中有一场演出,他下幕多达六次。 记得去年欣赏云南傣族葫芦丝和巴乌鉴赏课时,我在上课时把自己亲自从云南傣族旅游带来的葫芦丝给学生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自己现场演奏了两首葫芦曲,学生听后说太美了,很多学生都要求老师再来几首,学生情绪高涨起来,我就再来了好几首,演奏完我说这动听优美音乐是傣家劳动、生活的体现。 虽然 ,我们的老师不是演员,课堂教学中,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没有大风,没有小浪,只感到闷热、,只想逃离教室!不动真情的讲课,就无真情的听课。师生间没了情感交流,即使是面对面,其效果也只能是背对背。 音乐教学需要的,是具有立体美的教师。他不仅给学生仪表美、气质美、很必须要有教学内容知识美、教学过程美、教学环境美等。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内涵,而且也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过程的美、教学内容的美、教师和学生实践创新美等。 现代音乐教育新课程真正显示的审美走向,将使美的百花园中又绽开出一株新的花朵,这就是教学美。也许它不太为一般人所注意,但对广大教师和现代教学研究者来说,它却是充满魅力的。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的。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音乐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它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过程的美、教学内容的美、教师和学生实践和创新美等。这些美在具体可感的教学活动中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达到有机统一的。 1、教学过程的美 任何具体的教学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过程之中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有机组合。 教学过程的美首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创造性。这不仅仅是指那些为了某种教学需要而专门设置的创造活动,更主要地是指教师在教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学生在自己学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独特性和个性应当是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成为教学的基本格调或弥漫于教学进程中的氛围。创造性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多种心理能力的协同作用,在广泛认知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想象和情感的作用,实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音乐教学必须是轻松、愉快、活跃、生动的。 教学中的完整性、有序性、节奏性等等都是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的必备因素,也是其美质的核心。 2、教学内容的美 教学内容的美是教学美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这不仅是因为教学内容本身在教学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也是由具体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大量美的因素决定的。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材中,教学内容都是世界各地名家之精品,都是最优美的音乐,因此,如何把握作品中美的思想,在教学内容的美中,既有从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中直接迁入的丰富的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的内容,也有部分经过教师和学生加工改造之后而具有美的特征的内容,这主要是使真的内容的善的内容获得美的形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当他们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其美的因素都成了教学美的构成成份。就音乐作品的形式上看,声乐曲和有标题的的器乐上看往往属于显性。我们可以从歌曲的文字部分——歌词,分析歌曲的思想性,尤其是革命传统歌曲,其歌词的思想性很强。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红色娘子军》等能让学生感受到抗日救亡时期的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场面。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歌曲,如《给未来一片绿色》、《静静的听》、《阿西里西》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与情操。 旋律美十分重要 歌曲除歌词外,作为音乐作品,旋律上的特点更为重要,旋律为歌词插上了翅膀,使它更形象生动。无任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还是优美婉转的抒情歌曲,在教学时都应把歌词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处理,使学生受到生动形象的美的熏陶。同时有标题的器乐曲如《红旗颂》、《九寨沟音画》、《命运》等我们可以从标题着手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当然,器乐作品思想性的分析,需要与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历史年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感受和理解。对有些声乐作品及器乐曲的感受,可以更多地从神审美情趣方面去分析,如《大海啊!故乡》、《中亚西亚草原上》、《溜冰圆舞曲》、《月光》等,这些都是可以从旋律、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中去进行引导,使学生产生联想与想象,以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使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渗透结合。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更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3、教师和学生实践创新美。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任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时,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如我在上《青春舞曲》歌曲是,我让学生改编歌词,跟着音乐跳新疆舞,有的同学摆动脖子,两手放在脖子下很有感觉,老师进一步引导后大家都学了起来。《非洲音乐》老师击鼓传乐,一个学生敲击,大家猜击鼓的意思。《春天来了》我让学生感受春天气息,请全班边听边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美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有利方法,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能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让每一堂美的音乐课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资料] 《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出版社 《音教论坛》 音乐生活报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