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风信子
谁都知道中小学的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谁也知道尽管如此,音乐课还是“应试教育”的附庸物,可有可无。有它不能拿高分,没它也不会影响成绩。于是,从音乐课的课时分配,教材征订都是随心所欲的。 我教的是初中的音乐,由于增加了六年级在初中,音乐课开了三年,也就是从六年级到初二,初三是毕业班就不开音乐课了。三年音乐课,现在是第五个学期,换了三本教材。六年级使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艺术》,由于没有提供教学用书和音响资料,我从网络上下载许多相关的资料,本来以为以后都使用这本教材,就顺便把初一年级的教材资料也收集好了制成了光盘。可是,初一年级的教材换成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这本教材有较完善的资料,我们使用起来还是很好的。现在初二了,我们又换了一本花城出版社的《音乐》,没有任何的资料。 先不说音乐教师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不说教材的优劣。单从这几本教材的内容来看,出现了许多的重复内容,虽然角度不同。可是同样的歌曲出现多遍,同样的器乐作品多次聆听,对学生来讲都会失去新鲜感,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学的目标就很难达到。而且,每一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科学系统性,内在连续性,侧重点也不一样。就像是,《艺术》这本教材就已关注了“爱”这一主题,花城出版社的这本教材也出现了这样的内容。还有,初一的《音乐》教材里将勃拉姆斯的时候出现了他的《摇篮曲》,荧屏乐声的时候出现了《我心永恒》。现在初二的音乐教材里把这两首歌曲分别放在了“音乐与人类的情感”这一栏的‘母爱’和‘情爱’里面。这让原来的那本教材内部联系中断了。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音乐书上的内容老套,重复。还有,征订教材应征询一线教师的意见。因为他们是使用教材的人,知道哪一种教材更适合学生,能让学生接触更全面更系统的音乐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