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音乐教师在入职之初面临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课堂教学技巧和不善于处理课堂意外状况。怎样让准音乐教师尽快成熟起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对教师成长有一定认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最大区别不在于拥有知识的量,而在于对知识的组织和运用。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师的成长道路上经历着三个阶段,即知识的内化、活化和深化。 首先是知识的内化。将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及音乐新课程的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的教学行为。使知识内化,第一应当重视教学目标。准音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时总感觉需要教的东西很多,而实际上,面面俱到意味着失去重点。此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三维目标为具体落脚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选择要点梳理成为教学目标。第二是要重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理念的提升,为准音乐教师的知识找到依托,从而促进其内化。第三是重视新的知识结构。作为专业音乐教师,其专业不是“音乐”,而是指他所具备的作为教师的职业的、专业的能力。在音乐教师入职后,他们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应当转化为教学的行为方式。在实践中,很多初登讲台的准音乐教师常常把自己从课堂中学来的知识技能,未经转化为教学的行为方式,直接灌输给学生们,学生当然不会感兴趣。因此,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将音乐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结构进行调整,也是准音乐教师知识内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其次是知识的活化。知识活化的目的就是化知识为智慧。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音乐和其他学科趋向综合,教材的处理更加灵活,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准音乐教师必须及时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再进行活化,才能促进自身成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音乐教学。“活化”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一是角色转变。尽可能缩短准音乐教师的工作适应期,促使其灵活运用知识,将对他们尽快成熟起到积极的作用。“双导师”培养模式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有益探索。“双导师”是由音乐学院为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联系中小学作为定点学校,并为学生指定指导教师。在本科阶段,学生们定期去实习学校进行实习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并观摩。在双方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知识与真正的教育情境结合在一起,逐步消化、吸收,并越来越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是教学反思。准音乐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授课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回顾,还可以参考其他教师对自己听课的记录或评价。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究教学的每个细节。经过对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然后在教学中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经过行动、行动回顾、分析与评价、重建这四个环节,准音乐教师的知识能够进一步活化,避免了只停留在简单的运用阶段。 三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帮助准音乐教师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很多准音乐教师初登讲台时都带着较为浓郁的“学生腔”:讲课像是背教案,肢体语言和表情不够丰富,吸引不住活泼好动的学生;遇到教学当中的意外会变得羞答答,有时甚至需要指导老师来“救场”;有新的想法和创意,却不知如何实施……这些,都急需一个成功的案例来帮助准音乐教师进一步开拓思路。如果准音乐教师能真正把一些好的案例研究透,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把习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身的教学水平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再次是知识的深化。短短45分钟的音乐课,是不可能让所有的教学形式都现身于课堂的,所以准音乐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作深化处理,学会选择最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 将实践经验进行升华。音乐教师需要理解教育的整体文化背景,掌握教育的规律和新的教育思想,使之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是一名准音乐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展现的不是单独的个人表演,也不是精心设计的某个才艺展现,而是自然流露出的对音乐的诠释与感悟。这就是经过实践将知识与经验进行提升,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 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对于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学艺术理应体现出更个性、更富有创造性的一面。音乐教学的个性化体现在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处理,对教学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诸多方面,具体表现为一名音乐教师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能够将自身的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地运用和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