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
|
||||||
备课的误区 | ||||||
作者:喻荣东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6 | ||||||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认真为否,但不少老师对备课的认识失之偏颇,甚至走入误区,致使教学质量不高。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之为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备课就是谱曲了,足见备课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备课要经历精心构思、编写教案和媒传工具的准备三个基本环节,而这三个环节无一不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创造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少教师把备课视为“例行公事”,甚至把编写教案当成应付检查的“苦差事”、而不同程度地走入误区。 1、自觉不自觉地把备课当成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以致把教学过程变成了“资料→教案→黑板→学生→笔记→考试卷子”的分数“生产流水线”,置大纲、教材的整体于不顾,把学生当成了知识容器。由此,多教几年书的教师则无须用心备课,只要在这个“生产流水线”上当好一名操作工就行了。可见,“应试模式”在备课环节中直接抹杀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特征。其直接后果是,教师越教越贫乏,学生越学越枯燥,甚至出现教与学的尖锐矛盾。 2、过去教师就是“教好书”,而“教好书”也只局限于传统的“授业”层次,只管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传输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等,结果是把整体的教学目标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忽视能力培养的因素,更不管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方法简单单一,最终造成学生思维的畸型发展。 3、教案只是形式,备课不用写教案,在书上勾划一下就行了;一是把写教案看成是备课的全部内容,写教案就是抄教参,教案抄好了,课也备好了,前者忽视了编写教案在备课中的主体地位,而陷入经验主义泥坑;后者却因备课者的惰性而没有进入真正备课状态,造成教学盲目性、随意性。显然,我们在备课中走入误区,一是因为认识的偏颇,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教学活动的伊始就越俎代疱了;二是由于上进心不强,浅尝辄止,甚至敷衍塞责,自甘落后,而拜倒于传统的单一教学形式之下。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