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案交流参考 >> 小学音乐教案参考 >> 文章正文 |
|
||||||
教案:《第四单元 童年的歌——快乐的节日》-上海版本新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 ||||||
作者:毛毛推荐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7 | ||||||
第四单元 童年的歌 第八课 听——快乐的节日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毛毛推荐 教案出处:上海教育资源库集体备课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七课,主要教学内容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的歌曲《快乐的节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和拓展。《快乐的节日》原来是一首儿童歌曲,管桦作词,李群作曲,现由陈家驹改编成打击乐曲后情绪更为热烈活跃。 音乐欣赏要让学生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默会,用“身”去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仔细聆听来唤起情感,从而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本课充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喜欢的节日导入,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与听乐曲、为乐曲伴奏、跟着乐曲律动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在听、动、演中感受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教学内容】 1.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快乐的节日》 2.即兴律动《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所描写欢度节日的快乐情景,表达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2.在欣赏乐曲、为乐曲伴奏、跟唱歌词等活动中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小朋友欢度快乐节日的轻松愉快的情景,通过即兴表演表达出乐曲所表现的快乐情绪。 3.辨别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跟着乐曲有节奏地演奏。 【教学重难点】 听辨乐曲情绪、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 (二)描写小朋友快乐过节的小诗《快乐的节日》 1. 读一读这首小诗 2.出示描写过节的资料(课前准备) 说明: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同时适时地出示歌词内容,为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乐曲做准备。
二、欣赏乐曲《快乐的节日》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音乐 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复听 1.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快乐的节日》 2.比较两个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乐曲表达的相同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表现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少年儿童? (三)再听 1.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铃鼓和爵士鼓 说明:
通过歌曲和乐曲的比较欣赏,能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打击乐器的表现力,以及这首乐曲原作,同时能感受到歌曲和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的欢快幸福的情绪。进一步认识铃鼓的音色特点,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三、表现《快乐的节日》 1.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跟着乐曲敲一敲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拍手、扭扭腰、动动胯跟着乐曲自由律动 4.跟着乐曲唱一唱《快乐的节日》 5.分组选择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现《快乐的节日》,进行大联欢 说明:
通过为歌曲伴奏、自由律动、唱一唱歌曲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乐曲快乐的情绪,同时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表现乐曲,调动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地。
感受铃鼓的音色特点以及给乐曲带来的热烈活跃的效果,掌握演奏铃鼓的方法,引导提倡学生相互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以及给小组之间、各个表演形式之间的相互合作。
四、课后拓展 1.指导搜集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作品、收集各国儿童的不同节日资料 2.相互交流 说明:
通过学生收集了解中外各国儿童节日以及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不同作品,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快乐节日,拓展学生视野,体验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自主的听、动、演来感受表现乐曲《快乐的节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是欣赏课的关键。在课堂中注意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就能适时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指导学生组合运用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为学习新知识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技能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本课中还注意到了着力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注重在打击乐器的演奏、小组表演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之间的协作。在欣赏时注重情感的表达,适时地提高学生肢体语言的美感、乐器演奏的节奏感和歌唱时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还要注重学生其它各方面的能力的养成,比如是搜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流于形式,这也是一种美的表现能力,是与我们艺术教育相通的,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升华。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