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鸟》
------温州四营巷小学 叶北知 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乐清民歌《对鸟》 2、 介绍山歌及特点 3、 创编歌词及表演 二、 教学目标 1、 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 的喜爱。 2、 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三、 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 四、 教材分析: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 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 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 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五、 教具准备 录音机 幻灯片 大歌纸 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 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 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 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 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 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 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 师无伴奏范唱 B 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 绿 鸽 夹嘴这几个字) C 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 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 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 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曲调: 粗犷有力 B 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 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 劳动号子 山歌 节奏 固定 自由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对唱 曲调 粗犷有力 高亢 嘹亮 悠长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的连贯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劳动号子的特点,这里利用上下课联系 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 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 5、 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奔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 唱出山歌的特点。(学生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 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 创编歌词与表演唱 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 作歌词怎样。 A 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 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 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 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 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 《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 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表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及与劳动 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 乐。 |